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小猿叫驿

标题包含
题小猿叫驿
大猿叫罢小猿啼,箐里行人白昼迷。 恶藤牵头石啮足,妪牵儿随泪录续,我亦下行莫啼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猩猩呼喊完毕之后小猴子接着尖叫,行走在深林中的旅客在白天也显得迷茫。 险峻的山路像恶藤牵着走,石头还时不时地绊着脚,老太太牵着小孩一边哭一边跟随前行,我也紧随其后,不要哭泣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小猿叫驿:题目中的“小猿叫驿”是指一个地点,位于黄叔达所行走的途中。 2. 大猿叫罢小猿啼:这里的“大猿”和“小猿”是对猴子的称呼,用来形容猴子在山上呼唤彼此的声音。 3. 箐里:指山间茂密的竹林。 4. 白昼迷:意思是在白天也无法辨认方向。 5. 恶藤牵头:指山路崎岖,被藤蔓纠缠。 6. 石啮足:形容山路难走,脚下常有碎石。 7. 妪牵儿随泪录续:描绘了一位老妇人牵着孩子,边走边流泪的情景。 8. 我亦下行莫啼哭:表示诗人自己也在下山,告诫自己不要像别人一样哭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大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大猿、小猿的啼叫声,山间的行人,恶劣的环境以及母子情深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山间行路的艰难和亲情之间的深厚感情。首句“大猿叫罢小猿啼”以声音作为引子,引导读者进入这充满生机的山林之中。接着,诗人用“箐里行人白昼迷”描述了山中道路的曲折迷离,使得行人白天行走都会迷失方向。紧接着,诗人通过“恶藤牵头石啮足”展现了一幅山路崎岖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行路之艰难。然后,诗人在描述中穿插了“妪牵儿随泪录续”的场景,以此暗示在艰难的环境下,母爱的伟大之处,也是对母子深情的一种赞赏。最后,诗人以“我亦下行莫啼哭”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也要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既有写实的描绘,又有深远的寓意,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山林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小猿叫驿》是南宋文学家、诗人黄叔达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正值宋朝南渡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黄叔达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金兵南下,攻陷汴京,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随着战乱的蔓延,民众流离失所,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情况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黄叔达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这首诗中,他以小猿为切入点,通过对小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民生的关注。通过“叫驿”这一行为,诗人暗示了当时信息传递的困难,以及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忧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