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浮塘驿见张施州小诗次其韵
叹息施州成老丑,当年玉雪莹相照。
旧时去天一尺五,今日万里听猿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惋惜施州已成暮年,当年风华正茂如玉雪般照耀彼此。过去离天只有一尺五,如今却相隔万里,只能听到山中的猿猴哀叫。
去完善
释义
1. 施州:地名,即今重庆市石柱县。
2. 玉雪:指洁白如玉的雪花。此处借指诗人的纯洁品质。
3. 一尺五:形容距离天空很近。古代诗人常用“天尺”来形容离天的距离。
4.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5. 听猿叫:形容处境凄凉,听到猿猴的哀鸣声。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叹息施州成老丑,当年玉雪莹相照”,以“叹息”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施州的怜惜之情。将施州比作老丑之人,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接着提到“当年玉雪莹相照”,以“玉雪”形容施州的美好与纯洁,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颔联“旧时去天一尺五,今日万里听猿叫”,通过对比往昔的施州(离天仅一尺五)和今日的施州(距离遥远、只能听到猿猴的叫声),展现了地域变化带来的疏离感。这种强烈的反差突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品评诗酒,借以抒发个人情志。这一时期的诗人黄叔达,生活在京兆一代,经历过科举不第的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关注。在他的心中,诗歌是沟通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桥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次浮塘驿见张施州小诗次其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