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 其一
书来日日觉情亲,今信施州是故人。
许我投名重入社,放狂作恼未应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将次:即将到达。
2. 施州: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位于现在的重庆市东南部地区。
3. 张十九使君:指张荫桓,他在当时担任施州刺史的职务,即地方长官。
4. 日日:每天都感到。
5. 书来:来信。
6. 情亲:感情亲近。
7. 故人:老朋友。
8. 许我:允许我。
9. 投名:古代参加帮会或结拜时的誓言,这里表示黄叔达希望能加入张荫桓的团队。
10. 重入社:再次加入团体。
11. 放狂:放纵不羁的行为。
12. 作恼:惹人生气。
13. 应嗔:应该责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黄叔达写给他在施州的友人张十九使君的。诗中表达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重逢的期待。"书来日日觉情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每天都期待着收到友人的来信,这让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今信施州是故人"则表明了诗人相信他们会在施州重逢。
"许我投名重入社"这一句,诗人希望得到友人的允许,重新加入他们的团体。这可能意味着他想回到过去的那种生活,或者想与友人共享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放狂作恼未应嗔"则是诗人表达他渴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受任何束缚,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理解并包容他的这种行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 其一》是北宋诗人黄叔达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仁宗时期(公元960年-1063年)。
在这个时期,黄叔达正身处北宋王朝的繁华盛世。然而,他却因个人仕途的不顺和对时局的忧虑而心情沉重。他在任地方官期间,深感民间疾苦,对朝廷的腐败和政治斗争颇有微词。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在他的一些诗作中,如《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 其一》。
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很重要。北宋初期,文人墨客们在诗歌、绘画、书法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以苏轼、欧阳修等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黄庭坚、米芾等为代表的婉约派两大文学流派。黄叔达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