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仲谋送别二首 其二
五溪三峡漫经春,百病千愁逢故人。
何处看君岁寒后,欲将儿女更论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溪和三峡漫游度过春天,各种疾病和忧虑遇见老朋友。
在哪个地方可以看到你在寒冬过后,想要和孩子们进一步谈论亲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五溪:古代西南地区的五条河流,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
2.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个峡谷地段,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漫经春:指长期在外漂泊、历经风霜。
4. 百病千愁:形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忧虑。
5. 逢故人:遇到曾经的朋友或亲人。
6. 岁寒后:比喻艰难困苦的境地。
7. 欲将儿女更论亲:意指想要与子女谈论亲族关系,表达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教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黄叔达写给张仲谋的离别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五溪三峡漫经春”一句,描绘了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同时暗含了离别的季节和地点。“百病千愁逢故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情感,遇到知己却又要别离,使得百感交集。接下来的“何处看君岁寒后”抒发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岁月蹉跎、世事无常,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最后的“欲将儿女更论亲”则以亲情作结,暗示了即使相隔千里,友情依然不变。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张仲谋送别二首 其二》是北宋诗人黄叔达创作的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这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黄叔达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直到四十多岁才考中进士。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人。
在北宋时期,送别诗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诗歌形式。朋友们在离别时,往往会通过写诗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祝福。黄叔达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与朋友之间深厚友谊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