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云洞
众真霞佩上三天,谁见回飚□驾旋。
洞府后门人不信,片云鹤鹤是归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众多仙人身着霞帔升天,谁能见到他们驾驭着旋风返回?洞穴的后门人们都不信,只有那片云和鹤才能返回仙境。
去完善
释义
《归云洞》陈洵直
注释:
1. 众真:众多的仙人。
2. 霞佩:彩霞般的玉佩。这里借指仙人的装束。
3. 三天:道教谓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为三天。
4. 回飚:回旋的风。
5. 驾旋:驾着车子返回。这里指仙人回到洞府。
6. 洞府:神仙的住处。
7. 后门:《周易·说卦》有“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此句可能指的是地势东北方向的洞口。
8. 人不信:人们不相信有洞府存在。
9. 片云:一片云朵。这里指代神仙降临。
10. 鹤鹤:飞翔的仙鹤。
11. 是归仙:指这些飞翔的仙鹤其实是神仙归来。
去完善
赏析
《归云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想象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在诗中,诗人以“众真霞佩上三天”描绘了一幅神仙们身着霓裳羽衣,翱翔天际的画面。而“谁见回飚□驾旋”则表达了神仙们在天空中的自由翱翔,无人知晓他们何时回归人间。接着,诗人通过“洞府后门人不信”表达出人们对神仙生活的怀疑与不信任,认为这不过是虚幻的存在。最后,诗人以“片云鹤鹤是归仙”这一画面作为结尾,再次强调神仙们的存在,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层次分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云洞》是南宋诗人陈洵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陈洵直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是一位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在这首诗中,陈洵直通过对归云洞的描绘,表达了他的隐逸思想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宋宁宗庆元年间,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外,金朝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现实,寻求精神寄托。陈洵直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