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祥光亭

标题包含
祥光亭
金色辉祥发洞灵,是中日月久分精。 煌煌烨烨常如在,却笑时人不眼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光闪耀如同来自秘境,这其中的日月长久分离。明亮的光芒始终如一,却让人不禁笑道,时间过去人们的眼光不再如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色:指阳光照耀下的光辉。 2. 辉祥:即祥光,吉祥的光辉。 3. 发:发出,显现出来。 4. 洞灵:深邃的灵气,此处指祥光亭所在之地具有丰富的灵性。 5. 是中:这里,表示祥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 6. 日月:太阳和月亮,这里是比喻,将祥光亭比作日月的精华所在。 7. 分精:分出精华,意思是祥光亭汇聚了日月的精华。 8. 煌煌烨烨:形容光明耀眼的样子。 9. 如:仍然,依旧。 10. 却笑:反讽之意,实际上是说人们应该看到这些美好的景象。 11. 不眼明:眼光不明朗,无法欣赏到这些美景。
去完善
赏析
《祥光亭》是陈洵直的一首描绘祥光亭的诗作。诗人以洞灵和日月作为比喻,表现出祥光亭的神秘与光明。诗人以“金色”来形容祥光亭的光辉,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是中日月久分精”一句,诗人通过描述日月之光的分精现象,表达了对祥光亭光明的赞美。诗人又通过“煌煌烨烨常如在”和“却笑时人不眼明”来表达了祥光亭的光辉永恒,而人们对它的欣赏能力却因时而异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充分展现了祥光亭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祥光亭》是南宋诗人陈洵直的一首描绘祥光亭景色的诗。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约公元1140年左右。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的威胁下,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然而,陈洵直却能在这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创作出描绘美好景色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放与达观。 陈洵直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和志气,但由于科举制度的限制,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取得成功。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仍然坚持创作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皇室腐败,政治黑暗。与此同时,金兵不断南侵,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陈洵直虽然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祥光亭》这首诗正是陈洵直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祥光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残酷,但他仍然坚信美好的时光一定会到来。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陈洵直的诗作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也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