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涤洞

标题包含
大涤洞
箓简深投几井函,金堂玉室指空岩。 不须骑气求林屋,一柱县虚政隔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简册深入投入几个箱子,华丽的房屋指向空旷的岩石。 不需要骑着云雾去追寻山林之中的房子,一根柱子支撑着虚空,将尘世分隔开来。
去完善
释义
1. "大涤洞": 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大涤山,洞即洞天福地,这里指的是风景胜地。 2. "箓简": 道教术语,指记录神仙秘密的书籍。 3. "深投": 深深地投入或隐藏。 4. "井函": 类似古井的水箱,可以理解为收纳物品的容器。 5. "金堂": 指豪华富丽的大厅或殿堂。 6. "玉室": 豪华的卧室或内室。 7. "指空岩": 指向空荡荡的山洞。 8. "骑气求林屋": 意指通过修行,去寻求仙人的居所。 9. "一柱县虚": 指天空中的云彩犹如一根柱子悬挂在空中。 10. "政隔凡": 与"超凡脱俗"意思相近,指超越世俗,进入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大涤洞的神秘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首先,“箓简深投几井函”一句用词奇特,巧妙地展示了洞中深处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感觉。紧接着,“金堂玉室指空岩”则形象地描述了洞中石室的壮观与神秘,仿佛是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而后两句“不须骑气求林屋,一柱县虚政隔凡”则是作者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解脱,表达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幽深的意境,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涤洞》是南宋诗人陈洵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大涤洞的景色和作者游览时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外敌入侵等问题严重。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这也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陈洵直是一位南宋官员,他曾经担任过各种官职,如知州、知府等。他在任期间,勤奋工作,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在官场生涯中,他也遭受过排挤和打压。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问题,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陈洵直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也不例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