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鸣风洞

标题包含
鸣风洞
朱鸟何年作瑞来,岂缘梧竹划山开。 醴泉只在嵌岩里,醉入幽栖更不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朱鸟不知何年代降临呈祥,莫非是因梧桐翠竹开山引路。 甘美的泉水只藏在险峻的岩石之中,陶醉于此的隐士乐而忘返。
去完善
释义
1. 朱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凤凰。 2. 瑞来:祥瑞来临的意思。 3. 缘:因为,由于。 4. 梧竹:梧桐和竹子,泛指树木。 5. 划:分开,剖开。 6. 醴泉:甘甜的水,这里代指美酒。 7. 嵌岩:岩石间,山洞中。 8. 幽栖:隐逸的居处。
去完善
赏析
《鸣风洞》是明代诗人陈洵直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中通过对朱鸟、梧竹、醴泉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朱鸟何年作瑞来”中的“朱鸟”是指凤凰,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凤凰在什么时候成为了祥瑞的预兆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 第二句“岂缘梧竹划山开”中的“梧竹”是指梧桐和竹子,这两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句诗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梧桐和竹子破山而出,才引来凤凰吗?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醴泉只在嵌岩里”中的“醴泉”是指甘美的泉水,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甘美的泉水只存在于岩石的缝隙之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四句“醉入幽栖更不回”中的“幽栖”是指隐居生活,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句诗的意思是:喝醉了进入幽静的地方就不再回来。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鸣风洞》是明代诗人陈洵直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中期,具体年份已不可考。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江南地区,成为了文学艺术的中心。陈洵直生活在这个繁荣的时期,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文人,对他影响颇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陈洵直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诗篇。 在明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然而,陈洵直并没有被这些现实的困境所困扰,他选择了逃避现实,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常常独自一人游历名山大川,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如《鸣风洞》等。 《鸣风洞》一诗,描绘了山间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首诗中,陈洵直以细腻的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瀑布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洵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