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门

标题包含
石门
神力何年揭此门,破云穿月扣天阍。 平生不得朝天路,猿鹤相招试与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神奇的力量何时才能打开这扇门,穿透云层和月亮,叩响天堂的大门。 在尘世中无法找到通往天堂的道路,只能邀请山中的猿猴和仙鹤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去完善
释义
《石门》是唐代诗人陈洵直创作的一首描绘石门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神力:这里指神秘的力量或神仙之力。 2. 何年:什么时候。 3. 揭此门:打开这道门。 4. 破云穿月:冲破云雾,穿过月光。 5. 扣天阍:叩击天门。阍,门户。 6. 朝天路:通往天庭的道路。 7. 猿鹤:猴子与仙鹤,比喻山中隐士。 8. 相招:相互邀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石门”,石门是古代一种险峻的地理景观,通常指在山间开辟出的道路。诗人借此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句“神力何年揭此门”中的“神力”暗示了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暗含了政治改革需要超乎寻常的力量。“揭此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打开一道通往朝政大门的过程,也暗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第二句“破云穿月扣天阍”中,“破云穿月”意味着突破重重阻碍,表达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而“扣天阍”则表现了诗人对上天的祈求和希望得到理解和帮助的愿望。 第三句“平生不得朝天路”中的“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一生,“不得朝天路”则表达了诗人未能施展抱负、登上政治舞台的无奈。这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现实不满的呼喊。 最后一句“猿鹤相招试与言”,诗人以“猿鹤”自比,表现出与世无争的心态,同时也传达出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门》这首诗是中国唐朝诗人陈洵直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9年。这一年正值安史之乱(755-763年)期间,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国家经济、政治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感叹世事沧桑,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陈洵直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眼见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心生悲悯,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石门》。诗中以石门为题,寓意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忠良之士的敬仰和对邪恶势力的批判。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洵直正身处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的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由于战乱的侵扰,长安城也饱受战火摧残,繁华不再。这种情景激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用诗文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