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涧
碧涧淙流缭一源,闸机不露暗惊湍。
李翶千载涛江兴,猛跨鼇头立足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绿的溪水在山谷间潺潺流淌,源头隐蔽,水流湍急令人惊叹。
想到千年前的李白在这江河之间豪情万丈,就仿佛他站在巨鳌上看着这世界的一切。
去完善
释义
1. 放水涧: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含义,应该是诗歌创作地点的名称,是诗人用以描绘自然景观的地名。
2. 碧涧:碧绿的溪水或河水,这里指流水。
3. 淙流:水流的声音。
4. 缭绕:盘旋往复;往复环绕。
5. 一源:一个源头。
6. 闸机:指堰塘的水门。
7. 露:显露出来。
8. 暗惊湍:暗自惊讶于水势的汹涌。
9. 李翺:唐朝文人,有《子陵文集》传世。
10. 千载涛江兴:指江水滔滔不绝,如同千年历史的潮起潮落。
11. 猛跨鼇头:用力踏上鳌鱼的头部,这里表示诗人站在高处,纵览江河潮起潮落的历史变迁。
12. 立足看:站在某处观看。
去完善
赏析
《放水涧》是南宋诗人陈洵直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碧涧”的描绘,展现出水流激荡的景象,暗示出诗人豪放的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引用李翱(唐朝文学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激情与豪情,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放水涧》是唐代诗人陈洵直的一首山水诗,具体创作年代无法确定,但从诗句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景。诗人的晚年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未明,但依据其诗歌创作特点推断,他在官场上可能并未获得高位,更多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感体验。
在诗人所处的唐代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科举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崛起。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更加注重个人情志的抒发和艺术技巧的追求,大量山水诗和田园诗在这个时代涌现。陈洵直作为其中的一位诗人,他的《放水涧》展现了对山水景色的独特观察和细腻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