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千峰榭

标题包含
千峰榭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 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 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 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 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 夙乐阿兰若,端居最上方。 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群山环绕的古郡,六月的天台微凉。 推开窗户远离城市,栏杆外的林木和水塘就在眼前。 白色的佛像在远处平缓的山峦上显得宁静祥和,乌黑的龙纹雕刻在天际映衬下如画卷般壮丽。 水的微风轻轻吹过枕头和竹席,山间的雾气与翠绿轻轻拂过衣裳。 雨前的山峰一片昏暗,雨后的瀑布更加壮观。 稻谷田埂如同彩色锦缎,松树岭上松涛阵阵如音乐般美妙。 自古以来多有贤明的官员在此地担任职务,如今他们的事迹被记载在典籍之中。 我作为继承他们的后人,对这里的承诺只是简单的纲领。 我一直乐意在静谧的地方生活,而这正是我最喜欢的居处。 在南面的渡口有位禅修的朋友,我们正默默相对而坐。
去完善
释义
1. 古郡:古代行政区划名,这里指代历史悠久的地区。 2. 千山:形容山峰众多。 3. 高台:高高的台子或建筑,这里指观景台。 4. 六月凉:在六月的时候也能感到凉爽。 5. 轩:建筑物的门或窗户。 6. 城市:这里的“城市”是指郡城的繁华地段。 7. 伏槛:依靠在栏杆上。 8. 林塘:树林和水塘,这里指代自然美景。 9. 白佛:白色的佛像,这里可能指的是山中的寺庙。 10. 乌龙:指山脉的形状像一条乌龙。 11. 昊苍:广阔的天空。 12. 水风:微风带来的湿润空气。 13. 枕簟:枕头和席子。 14. 岚翠:山间的雾气与绿色,这里指山中景色。 15. 高峰:高山之巅。 16. 新晴:雨后初晴。 17. 瀑布: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的水帘。 18. 稻塍:稻田的田埂。 19. 锦绣: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这里用来形容水稻成熟后的景象。 20. 松岭:松树覆盖的山岭。 21. 笙簧:古代的吹奏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 22. 贤守:贤明的太守,这里指吕希纯自己。 23. 雅章:优美的诗文,这里指诗人的作品。 24. 承流:继承前辈的优秀传统。 25. 叨:谦辞,表示受到别人的恩惠。 26. 继踵:跟随前人的足迹。 27. 主诺:主人答应的事。 28. 粗:大致地。 29. 提纲:列出主要的事项。 30. 夙乐:一直喜欢。 31. 阿兰若:佛教用语,意为寂静的地方,这里指诗人所居住的环境。 32. 端居:闲居,这里指诗人的生活状态。 33. 最上方:最高处,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34. 南津:南方的渡口。 35. 禅侣:修行的人。 36. 默坐:静静地坐着。
去完善
赏析
《千峰榭》吕希纯这首诗词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展现了千峰榭之所在的环境特点。诗人在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恬淡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贤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格调清雅,词句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峰榭》是宋代诗人吕希纯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佳作。这首诗歌创作于北宋末年,即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吕希纯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文化繁荣的时期,他本人曾任官至尚书郎,因此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 在《千峰榭》这首诗中,吕希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千峰”一词,既代表了山水风光的壮美,也寓意着人生的百态。同时,诗人还以“榭”这一建筑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千峰榭》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吕希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精神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反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思想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