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翠楼
予临潇洒郡,终日坐楼中。
楼上辟四门,门开面面风。
南荣看马目,北槛对乌龙。
夕暝瞰兜率,朝霞望高峰。
峰峦一相望,紫翠千万重。
中宵若笙篁,天籁起长松。
直疑列仙侣,驾鹤相过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身处这个宁静的郡城,整日悠闲地坐在小楼之中。
楼上共有四个门,每扇门打开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微风。
在南面的阳台可以看见马目的景致,北边的栏杆正对着远处的乌龙。
傍晚时俯瞰兜率,早晨则欣赏那座高峰。
两山遥遥相对,满眼的绿色和紫色。
夜幕降临时,这地方就像吹奏着笙篁一般美妙,而自然的声音仿佛源自高大的松树之间。
让人不禁觉得这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他们驾着仙鹤在此处漫游。
去完善
释义
1. 予:我。
2. 临:处于。
3. 潇洒郡:指生活闲适的州郡。
4. 四门:此处指楼阁四面敞开。
5. 南荣:南方之地。
6. 马目:古县名,在今山东省寿光市。
7. 北槛:北方的栏杆。
8. 乌龙:山名,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北。
9. 夕暝:傍晚时分。
10. 瞰:俯瞰。
11. 兜率:指兜率宫,相传是古代仙人居住的宫殿。
12. 朝霞:清晨的霞光。
13. 紫翠:形容山峰的绿色和紫色交织在一起的美景。
14. 中宵:半夜。
15. 笙篁:笙与篁笛两种乐器,这里借指音乐。
16.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
17. 长松:高大的松树。
18. 直疑:简直怀疑。
19. 列仙侣:指仙人。
20. 驾鹤:乘鹤,这里指仙人乘坐仙鹤。
去完善
赏析
《紫翠楼》是北宋诗人吕希纯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人在山巅之上筑了一座楼阁,登高望远,领略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此诗以景色为核心,不仅展现了四季的更替,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深深热爱。
首联两句点明地点,“临潇洒郡”暗示出居所的优越环境,“终日坐楼中”展现出诗人安居乐业的景象。接着四句依次描写了南荣、北槛的美景:向南望去有如马目般的景色;向北俯瞰则有一片蜿蜒起伏的乌龙。而晨昏之际的风景更是如画一般:暮色之中遥望兜率,晨曦时眺望高峰。颔联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山峰环绕的美景。
紧接着,颈联中“紫翠千万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峦重重叠叠的景象。与此同时,作者在晚上还能听到来自山林间的自然之声,宛如笙篁之音。这种美妙的自然景观让诗人浮想联翩,觉得仿佛看到了神仙驾驭仙鹤悠然飞过的场景。最后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深深热爱。通过对不同角度和时间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紫翠楼》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吕希纯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公元1265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吕希纯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直言敢谏,多次被贬谪。他的生活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险恶和民间的疾苦。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在诗歌的创作背景方面,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末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生疾苦。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时代的沧桑。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