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园
十里游山兴尽回,重留车骑款郊扉。
中桥驾石临清港,危榭开轩挹翠微。
夹道松风吹酒面,满庭花气袭人衣。
殷勤更谢华亭鹤,引吭高声送我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玩了十里的山景之后,我们决定返回,重新安置我们的车和马在郊区的大门旁。桥梁下的溪流清澈,小亭子高高耸立着,推开窗子就能看到美丽的景色。道路两侧的松树随风摆动,好像在给酒助兴;庭院里的花朵香气扑鼻,让人陶醉其中。我们也要感谢那些热情地为我们送行的华亭鹤,它们用高亢的声音向我们告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朱氏园:朱氏的家园,具体所指不详。
2. 吕希纯:北宋时期文人,字秉之,号节夫,任官至中奉大夫,人称吕中奉。以诗著名,又擅长书画。
3. 游山:指游览山川。
4. 车骑:古代贵族骑马出行时的一种仪仗队,此处代指豪华的车马。
5. 款:来到,抵达。
6. 郊扉:乡村住宅。
7. 中桥:中间的小桥。
8. 驾石:用石头铺路或搭桥。
9. 清港:清澈的水道。
10. 危榭:高耸的亭台。
11. 开轩:打开窗户。
12. 挹翠微:欣赏远处青翠的风景。
13. 夹道松风:道路两旁吹过的松风。
14. 花气袭人:花香四溢,让人感到清新宜人。
15. 华亭鹤:华亭是松江的古称,此地多鹤,故有此说。这里比喻华亭一带的美丽景色。
16. 引吭高歌:放开喉咙大声歌唱。
去完善
赏析
《朱氏园》吕希纯这首诗词以轻松、悠闲的笔触描绘了游览中的所见所感,既有景色的精致描述,也有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描述不同的景物和感官体验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氏园》是北宋著名诗人吕希纯创作的一首描绘园林美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左右的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吕希纯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北宋宫廷中的官员,但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被外放到地方担任州郡长官。在这段时间里,吕希纯对官场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并开始关注民间疾苦。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是多么珍贵。
在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园林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的达官显贵纷纷兴建园林,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朱氏园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作品。吕希纯在游览这个园林时,被其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同时也为朱氏园的主人感到惋惜,因为他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因此,吕希纯写下了这首《朱氏园》,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品味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