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命妓不至

标题包含
命妓不至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苏子黑貂将已尽, 欹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兼,字不详,生卒年亦不详,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官员。 刘兼在南汉朝廷中担任尚书左丞一职,具体任职时间史书未载。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刘兼曾向皇帝上疏,劝谏皇帝不要过于奢侈,要关心百姓疾苦。然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众多的音乐演奏者中,究竟谁能赢得别人的怜爱呢?一个人独自面对着美好的夜晚,一边品着美酒。苏东坡的貂皮大衣即将穿破,而他的梦魂又如何呢?在沉醉之中,与春天的美景一同进入了天台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琴中难挑孰怜才:这里指刘兼期待有人能赏识他的才华。琴中,借指音乐、诗歌等文艺作品;孰怜才,即谁怜才,希望有知音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才华。 2. 独对良宵酒数杯:在美好的夜晚,独自一人饮酒。 3. 苏子黑貂将已尽:这里的“苏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苏秦。据说苏秦佩戴的黑貂裘已经破旧,比喻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被重视。 4. 欹枕梦魂何处去:形容人在梦中游荡的情景,表达作者渴望获得赏识的心情。 5. 醉和春色入天台:描绘醉酒后与春光一同进入天台的景象。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东部,这里用作仙境的象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因思念知音、渴望与知己共度的美好时光而独饮抒怀的心情。首句“琴中难挑孰怜才”暗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抚琴自赏却无人欣赏的寂寞。接着的“独对良宵酒数杯”更显得孤独无依,唯有借酒消愁。之后两联则通过“苏子黑貂将已尽”以及“欹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来描绘出诗人的梦境——希望能在春天来临之际,与知交共享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浓郁,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知音的深深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命妓不至》是唐代诗人刘兼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唐朝末年。在这个时期,刘兼作为一位士人,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丰富的社交生活。他经常在宴会、诗会等场合与人交流,并在这些场合展示自己的才情和风度。 这一时期的唐朝已经走向了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兼作为一个文人,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无奈。然而,他在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并尽量寻找内心的宁静。在这种背景下,刘兼创作了这首《命妓不至》。 在这首诗中,刘兼描述了自己在宴会上等待歌妓到来的情景。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等待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虽然命妓不至让他有些失望,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认为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这种人生态度充分体现了刘兼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豁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