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仙都山

标题包含
题仙都山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 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 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 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氛埃,一气归鸿蒙。 遐哉上圣道,貌与元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 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壮美的仙都山,肃穆的黄帝宫。 巨大的石头靠近广阔的水域,千仞之高直冲云霄。 在它刚刚形成的时候,完全得益于自然的鬼斧神工。 它的深度可以盘绕深厚的土壤,险峻仿佛能触及天空。 云车离去的道路还在,而炼丹的炉鼎已经空空如也。 抽出绿色的草芯,涂抹红色的莲花瓣。 龙在上升时显得刚健有力,凤凰飞翔时发出和谐的鸣叫。 我所在的仙人的住所,可以与蓬莱仙境相媲美。 星星在婺女星之间移动,凤驾在东方的树木之间穿行。 来到这里让人感觉舒适清爽,坐下来就像插上翅膀一样腾飞。 所有的事情都像尘埃一样渺小,所有的力量都回归到了混沌的状态。 很久以前的上等道路,外观和本质都发生了变化。 金色的简书写着真诚的心意,玉质的书籍铭记了工作的意义。 成功之后就会卸下盔甲和宝剑,休息的时候就会期待这个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岩岩:高耸的样子。 2. 肃肃:形容清静。 3. 黄帝宫:位于仙都山的黄帝祠宇。 4. 广泽:广大的水域。 5. 千仞:形容极高的山峰。 6. 凌:登上。 7. 高穹:高空。 8. 肇:开始。 9. 融结:指山脉的形成。 10. 全得:完全获得。 11.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演化。 12. 深可:非常深厚。 13. 蟠厚壤:指大地盘旋起伏。 14. 峭疑:陡峭的疑似。 15. 接冥鸿:暗指高远的天空。 16. 云軿:云中车马。 17. 丹鼎:炼丹的鼎炉。 18. 抽润:抽出润泽之水。 19. 草心碧:小草之心翠绿欲滴。 20. 敷香:散发出香气。 21. 莲叶红:莲花叶片的红艳。 22. 升龙:飞腾的龙。 23. 扳矫矫:腾飞的样子。 24. 飞凤:飞翔的凤凰。 25. 鸣噰噰:鸟叫声。 26. 集仙署:神仙居住的地方。 27.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28. 婺女:即婺女星。 29. 凤驾:皇帝的轿子。 30. 析木:二十八宿之一。 31. 毛骨爽:形容心情舒爽。 32. 羽翼冲:翅膀拍打空气的声音。 33. 氛埃:尘世间的纷扰。 34. 一气:天地间阴阳二气。 35. 鸿蒙:混沌未分的元气。 36. 遐哉:表示时间久远或空间辽阔。 37. 上圣:指道德修养达到极高境界的人。 38. 貌与元化同:外貌与大自然的变化相一致。 39. 金简:道教神仙手书的符箓。 40. 奠至诚: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41. 玉书:玉石上的文字。 42. 铭代工:指记述事情的经过。 43. 解冠剑:脱下官服和佩剑。 44. 栖息:休息安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仙都山的壮丽景色以及抒发诗人在此修行感悟的诗。诗人以仙境般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并在此追求精神升华。 诗的开篇便以"岩岩"、"肃肃"来形容仙都山的雄伟壮观,及其山中黄帝宫的神秘气氛。“巨石临广泽”和“千仞凌高穹”更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峻峭,直插云霄的宏伟景象。接着诗人抒发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山水的形成,无疑是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山势峭拔,仿佛能够触碰到天际的仙鹤。 中间部分,作者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优美:云軿的车辙还留在山间小径,而丹鼎的遗迹已然空空如也。这种表达突显了仙境的存在与消逝,暗示了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后诗人又借抽润草和敷香莲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使景色更加丰富多元。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这一句,通过龙的上升和凤凰的飞翔表现出大自然的活力与和谐。接着诗人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他来到这座山中,认为这里就像神仙的居所一样雄伟。而时过境迁,星空斗转,他与山水的联系愈发紧密,感觉全身舒畅,心灵得到净化。 最后诗人发表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世间的纷纷扰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心灵的纯净。他要效法上古圣贤,去实现他的理想,即使功成身退,也希望在这个地方休养生息。 整首诗节奏鲜明,韵律悠长,诗人以豪放的手法展现了仙都山的壮丽景观及自身的崇高信仰,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仙都山》是宋代诗人李建中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仙都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放情怀。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北宋王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活跃。诗人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曾任地方官职,后升任翰林院学士,参与朝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情感。 在《题仙都山》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仙都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豪放不羁性格的赞美。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人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文人墨客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常常遭受挫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