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山绕华林气象和,此心犹恨未相过。
门闾世表曾颜德,榜帖人登晃董科。
春暖花开飘几砚,晚归云影在松萝。
公卿无限新诗什,雅咏悠然地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环绕着繁花似锦的树林,气象祥和;我心中仍然遗憾未曾拜访。名门望族中曾有颜德这样的英才,荣登科举之榜;春暖花开之时,飘散着书香墨韵;夜幕降临,归途中的云影映衬着松萝。无数官员才子题诗佳作,典雅的吟咏使天地更加和谐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华林:这里指华林书院,是胡氏世代居住的地方,在华林山附近。
2. 气象和:指书院周围的环境气氛和谐舒适。
3. 心犹恨:心中仍有遗憾。
4. 未相过:未能相互拜访。
5. 门闾:指家门,代指家族。
6. 世表:世系的标志,这里是说胡氏家族是世家的代表。
7. 曾颜德:称赞胡氏先祖美德的语句。
8. 榜帖:科举考试中榜单上的名次。
9. 人登晃董科:比喻读书人中举成名。
10. 花开飘几砚:春天来了,花朵盛开,文人们共同研习学问。
11. 晚归云影:傍晚时分的云彩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12. 萝: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13. 公卿:朝廷显贵,这里指众多诗人墨客。
14. 新诗什:新的诗篇作品。
15. 雅咏:高雅的吟咏。
16. 悠然地:宁静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表达了诗人对华林书院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山绕华林气象和”描绘了华林书院周围环绕的青山绿水,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诗句则是表达了对未能亲临书院的遗憾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书院的名声和历史:“门闾世表曾颜德,榜帖人登晃董科。”这两句意味着胡氏家族的道德和学问代代相传,书院里的人也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这种景象让人想起古代学者们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
随后,诗人又以春天里的花草、傍晚时的云影和松萝来表达对书院美好景色的赞美。这些画面生动形象,令人陶醉。
结尾两句“公卿无限新诗什,雅咏悠然地益□。”则暗示了文人墨客们在这里相聚,以诗词歌赋为乐,共同创造出高雅的艺术氛围,使这个地方更加充满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书院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知识与艺术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是北宋著名文人李建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86年,正值北宋初年,社会逐渐从五代十国的动荡走向安定,文化教育事业开始繁荣发展。
在那个时候,李建中作为一位颇有名望的文人,积极参与文坛活动,与诸多文人士大夫交流切磋。而华林书院则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交流学习。胡氏作为义门家族,传承了世代书香门第的风范,使华林书院成为士人精神的象征。
在此背景下,李建中通过对华林书院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知识殿堂的向往之情。他深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华林书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对自己作为一个文人学者应尽的责任提出了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