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菩提寺
龙门双阙涌云烟,雪未飞花雁下前。
彻底清流照车马,分台御史过伊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矗立在龙门之上的双门映衬着云气和烟雾,雪花还未飘散,大雁已飞来。清澈的溪流倒映着往来的车辆与马匹,分台的御史官们正沿着伊河行进。
去完善
释义
1. 龙门:古代洛阳的一处地标,位于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区南面。这里有著名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
2. 双阙:指龙门两侧的门楼。阙是中国古代的城门建筑,通常用于纪念性的地方。
3. 云烟:云气和烟雾。这里形容龙门一带的气象景象。
4. 雪未飞花:这句是说还没有下雪,但可能已经接近下雪的季节。“飞花”一般用来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
5. 雁下前:大雁降落在地面。这里可能是在描述秋天的景象。
6. 彻底:完全,从头到尾。这里用来形容流水的清澈。
7. 清流:清澈的河水。
8. 车马:古代的交通工具,指的是车辆和马匹。
9. 分台:可能是指古代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分台”在古代官制中并没有明确的对应职位,但有一些相关记载,如隋唐时期设有左右台阁监,负责管理宫廷的膳食和物品。这里的“分台”可能是指这类机构。
10. 御史:古代的一种官员,主要负责监察、弹劾和谏议等职责。
11. 伊川:河南伊河流域地区。这里是唐朝李显的封地,也是他的陵墓所在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龙门山色以及菩提寺的景观。首句“龙门双阙涌云烟”借龙门之景展现壮丽景象,突显出龙门之险峻和神秘。同时,烟雾缭绕的山间景色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接下来“雪未飞花雁下前”,形象地描述了时节还未到冬天,鸿雁就已经南飞的情景,这种景象自然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彻底清流照车马”则表现了水流清澈透亮,车马行走的情景栩栩如生。最后一句“分台御史过伊川”,传达了诗人在此地的政治责任和监督职责。整首诗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菩提寺》是唐代诗人李建中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德宗时期(780-805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李建中经历了宦海沉浮,曾任尚书郎、国子祭酒等职。由于他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民的关心,曾多次上疏直谏,提出改革时弊的建议,但未能得到采纳。这使得他深感政治的黑暗和民众的疾苦,从而产生出对佛家禅意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矛盾尖锐,佛教盛行。菩提寺作为禅宗五山之一,是佛教文化的代表,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参禅悟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建中怀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忧虑,写下了这首《题菩提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