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首 其四
线道难分处,须知不是伊。
牛头按尾上,岂借大阳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难以分辨的地方,要知道那并不是它。
用牛的头部靠近尾巴上,又怎么能借到阳光的光辉呢?
去完善
释义
1. "线道":比喻生死轮回的过程。
2. "难分处":指生死界。
3. "伊":女性称呼,这里指无明之母,即生死轮回的根源。
4. "牛头按尾上":形象地描绘生死轮回的轮回过程,牛头喻生死轮回的动力,尾巴指众生生死轮转的方向。
5. "借大阳辉":依赖佛法智慧的光芒来照亮生死之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哲理,展现了一幅超越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画面。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生死轮回、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线道难分处,须知不是伊"一句,通过描述线道的难以区分,暗示了世间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生死之间的微妙界限。诗人以此提醒我们,要把握住生命的真实意义,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接下来的"牛头按尾上,岂借大阳辉"两句,则通过描绘牛头的形象,隐喻人生的艰辛和奋斗。牛头代表着勤劳和智慧,而尾巴则是人生的终点。诗人告诉我们,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而不是依赖外部的光芒。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四首 其四》是唐代诗僧释清了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那个时候,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但同时也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宗教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深入民间。释清了作为一位诗僧,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释清了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观念深受禅宗的影响,体现了禅宗“一切皆法”的思想。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和超脱的态度,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禅僧所具有的睿智和胸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