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二十九首 其九

标题包含
偈颂二十九首 其九
无功妙旨,不涉玄徽。 一念潜通,全机密运。 易奏高山流水曲,难传虚空夜明符。 暗中灵句许谁知,化外威光须自看。 不行青嶂路,争到白云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言之美,非言说之奥秘。 一念之间,领悟其中奥义。 易如高山流水,难述虚幻之夜光明。 神秘的诗句谁能知,神奇的光芒待自己体验。 不去寻幽访古,怎知世外白云深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无功妙旨:指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 2. 不涉玄徽:意指并非晦涩难懂的道理。 3. 一念潜通:指瞬间领悟禅机。 4. 全机密运:指全体生命内在的运作规律。 5. 高山流水曲:此处借用了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意象,形容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6. 虚空夜明符:形容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咒。 7. 暗中灵句:指深奥的佛法禅理。 8. 化外威光:指超脱世俗、神秘而崇高的光芒。 9. 青嶂路:比喻艰难的修行道路。 10. 白云根:指道家所称的仙道境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清了禅师的偈颂之一。诗中表达了禅宗的无功妙旨和难传的真理。“无功妙旨”指修行禅定时不可追求功利和结果,而应保持自然状态,让心灵自然地通达。“不涉玄徽”表示这种境界超越了常规的认识和理解的范畴。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易奏高山流水曲,难传虚空夜明符”来比喻理解禅宗奥义的难度。音乐的高山流水可以轻易奏响,但将虚无空间的光明传递出来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暗示出禅宗的神秘性和不可言传的特性。 最后两句“暗中灵句许谁知,化外威光须自看”,表明禅宗的道理只能靠自己去理解和体验,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传授。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禅宗强调自性自悟、破执超脱的理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二十九首 其九》是宋代诗人释清了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禅宗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和僧人都在寻求心灵的解脱和人生的真谛。 释清了在此时的生活中,经历了禅宗的修行和悟道。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波折和挑战,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诗歌中,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顿悟和对世界的理解。这种境界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包括:禅宗文化的兴盛、佛教的发展以及儒家的思想影响。在当时的文人雅士中,许多人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释清了作为一位禅宗诗僧,他的诗歌作品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