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标题包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Sunshine_1011
去完善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流传千古,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崇高的形象。他曾协助刘备在三国时期创立了一方天地,智谋如同高空中的雄鹰展翅翱翔。他的才略可以与古代的伊尹、吕尚相比肩,甚至胜过他们。他决策果断,有卓越的领导力,使萧何和曹参也黯然失色。然而天命难违,蜀汉终究未能复兴汉室,而诸葛亮在忙碌的军务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Sunshine_1011
去完善
释义
【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的大名流传千古。 【宗臣遗像肃清高】诸葛亮的画像让人感受到他的清正高洁的品质。 【三分割据纡筹策】他以出色的智谋帮助刘备在天下分割的三国时期建立了蜀国。 【万古云霄一羽毛】他是历史上少有的智者,仿佛天空中飘荡的凤凰羽翼。 【伯仲之间见伊吕】他的才智与伊尹、吕尚相比毫不逊色。 【指挥若定失萧曹】他统帅军队时从容镇定,甚至胜过萧何和曹参这样的名将。 【运移汉祚终难复】汉朝的国运已经难以恢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尽管他为恢复汉朝的事业费尽心血,但终究因操劳过度而死。
Sunshine_1011
去完善
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通过赞美诸葛亮的才智与品德,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领袖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首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两句概括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他留给后世的精神风貌。一个"垂"字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声名远播、流传千古的形象。 颔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则通过对诸葛亮在三国时期辅佐刘备开创蜀汉基业的描述,以及他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的高度赞誉,展现出诸葛亮超凡脱俗的风范。 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进一步以历史上的贤相伊尹、吕望来比喻诸葛亮,凸显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沉稳的指挥风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诸葛亮才华的由衷敬佩。 尾联"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则是通过对汉朝末年运数已尽、难以恢复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思,表达出诗人对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由衷感慨和敬意。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诸葛亮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事业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Sunshine_101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年)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个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民生疾苦。而杜甫本人也在这期间经历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他满怀悲愤地描绘出民众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用诗歌记录下历史的沧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杜甫通过对诸葛亮、王昭君等人的怀念,表达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他以悲悯之心关注民间疾苦,同情民众所受的苦难,同时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给予高度评价,以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身处乱世时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他在人生波折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品格。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使得杜甫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Sunshine_101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