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评事宅秋夜宴集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色的帷幕卷起回廊,银色的灯光照亮了后堂。寒风掠过台阶上的树叶,月光洒满庭院里的霜。华丽的筵席上人们渐渐沉醉,夜晚的乐声仍未停止。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又有谁说客人会感到长久的忧愁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丁评事:古代官职名,负责评论或评定公务事务。
2. 翠幕:绿色的帷幕。
3. 回廊:环绕房屋的长廊。
4. 银灯:指华美的灯具,这里借指宴会灯光。
5. 后堂:位于住宅后面的建筑空间。
6. 风惊拥砌叶:受风影响,台阶上的树叶凌乱地堆积在一起。
7. 月冷满庭霜:月亮照射下,庭院地面洒满清冷的白霜。
8. 绮席:装饰精美的宴席。
9. 人将醉:众人渐渐陶醉于酒宴之中。
10. 繁弦:繁复的弦乐,指多种乐器同时演奏。
11. 夜未央:夜未尽,表示宴会还在继续。
12. 共怜今促席:共同珍惜这次短暂相聚的时刻。
13. 谁道客愁长:谁说客人有长久的忧愁?意思是客人不应有过多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在丁评事家的宴会场景。首联以翠幕和银灯展现出华丽富贵的氛围,回廊则暗示了宅院的深幽。颔联以风声吹动台阶上的落叶和月色映照下的庭霜,呈现出秋日的寒意。颈联写宾客们在宴席上畅饮,音乐声还未停止,表现出宴会的热闹与欢乐。尾联借用了宾客们共同感叹相聚时光短暂的情境,从而否定客居他乡的忧虑,彰显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6年,正值安史之乱期间。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繁荣盛世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仍。
柳中庸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一生经历了不少曲折。他少年时即以才华横溢著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官场取得显要地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在这个时期,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仕途的热衷转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同一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背景也非常复杂。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国力急剧衰退,统治者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选择远离政治纷争,过起了隐逸的生活。而柳中庸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了这首表达隐逸之志的古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