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院早春

标题包含
幽院早春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中庸,唐朝著名文人,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为友,有很高的文学才能。他的生平和具体年份不很确定,只知道他活跃在公元806-821年间,死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之前。 柳中庸的诗歌大部分失传,流...查看更多
放逐的旅程
去完善

译文
小草新生,花儿初绽;苔痕青绿,柳色半黄。 隔着帘栊,春雨细细如丝;躺在高处,听到晨鸟啼鸣悠扬。 闲暇时沉浸于梦幻般的美好时光,多愁善感地感受着与众不同的香气。 寻找昔日的苏小小,但不知今日的钱塘又在何方?
放逐的旅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院:指安静的院子或庭院。 2. 早春:春季初期,这里的春天指的是初春之时。 3. 草短花初拆:指春天的嫩草刚刚生长出来,花朵也刚刚开始绽放。 4. 苔青:苔藓呈现青色,代表春天来临时的生机。 5. 柳半黄:柳树在春天新生的叶子呈现出嫩绿色,与枯黄的枝条形成对比。 6. 隔帘春雨细:隔着帘子可以感受到春雨的滋润。 7. 高枕晓莺长:早晨起来听到黄莺鸟的长鸣声。 8. 无事含闲梦:无所事事的时候,总是容易沉浸在悠闲的梦境中。 9. 多情识异香:敏感地察觉到空气中不同的香气。 10. 欲寻苏小小:苏小小是古代的一位美女,这里表示想要寻找一个美丽的女子。 11. 何处觅钱塘:钱塘是古代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美丽的钱塘江。这句表示不知道要去哪里寻找这位美丽的女子。
放逐的旅程
去完善
赏析
《幽院早春》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致和情感。开篇两句“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描绘出初春时节,草地刚刚露出嫩芽,花儿刚开始绽放,而苔藓则呈现出一种新生的青色,柳树的叶子还是半绿半黄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描述了春雨绵绵和清晨黄莺歌唱的场景。春雨如同细线一般,透过帘子落下,给人以湿润清新的感觉;而清晨的黄莺歌声悠长,让人感到春天的活力。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早春的氛围中。 诗的后两句“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表达了诗人在早春的宁静中产生的闲适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受。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位多情的寻梦者,在这美好的春日里,他寻觅着那些美好的事物,体验着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最后两句“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则是诗人对古代美女苏小小的怀念之情。苏小小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美女,与西湖有着深厚的渊源。诗人以苏小小为例,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春光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放逐的旅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院早春》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约创作于公元742-820年间,正值唐玄宗、肃宗和代宗时期,这一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斗争频繁。 在这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柳中庸经历了诸多人生际遇。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个性孤傲,不愿趋炎附势,渐渐受到排挤。晚年归隐田园,淡泊名利,过着闲适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人生起伏的过程中,他对春天的敏锐观察以及富有哲理的诗句都体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采。 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其中诗歌尤为繁盛。唐代被誉为“诗的盛世”,众多文人墨客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柳中庸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放逐的旅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