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凉州曲二首

标题包含
凉州曲二首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中庸,唐朝著名文人,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为友,有很高的文学才能。他的生平和具体年份不很确定,只知道他活跃在公元806-821年间,死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之前。 柳中庸的诗歌大部分失传,流...查看更多
Stephen
去完善

译文
关山之中距离遥远的行人,遥望那千山万水不禁泪流满面。 戍楼的月亮照亮了青海,但在荒漠的黄沙中却无法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高大的门槛连接着天际,那里就是威武的武威;而黑暗的角落则是寒冷的金微。 整个城市的弦乐和管乐声音此起彼伏,一夜之间风雪漫天。
Stephe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凉州曲:古乐府曲调名。 2. 关山:这里指位于甘肃的祁连山脉。 3. 青海:湖名,位于青海省东北境。 4. 戍头:边塞防地的头上。 5. 黄沙碛:即“塞外”或“戈壁沙漠”。 6. 高槛:高楼上的栏杆。 7. 连天:连接天际。 8. 武威:古城名,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 9. 穷阴:寒阴,形容天气阴暗。 10. 戍金微:指戍守在甘肃金微山一带的边塞士兵。金微山是古代祁连山的别称。 11. 九城:指武威城。 12. 弦管:指乐器,这里指音乐。 13. 遥发:远远传来的意思。
Stephen
去完善
赏析
《凉州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组诗,共两首。这组诗以边塞为主题,展现了关山万里的壮丽景象和戍楼戍卫的士兵们的生活场景。诗句中的“关山万里远征人”描绘了戍楼的战士们遥远的距离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而“一望关山泪满巾”则表达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思乡之情。在“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一句中,作者通过对戍楼周围的景色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苦。 第二首诗则以“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戍楼与远方的连接以及戍楼的阴冷氛围,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戍楼战士们的孤独和寒冷。同时,通过“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的描绘,作者暗示了虽然戍楼战士们的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精神世界依然丰富,他们可以通过音乐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Stephe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中庸的《凉州曲二首》是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时期(712年-756年)。在这个阶段,唐朝国力逐渐繁荣,但在边疆地区仍存在战乱。 柳中庸在此期间的际遇颇丰,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进士头衔,历任县令、太常博士等官职。在他的任职期间,有机会接触并了解边关战事的情况,这些都为他提供了创作《凉州曲二首》的背景素材。 这一时期的唐代社会以富饶安定为主,但随着对外扩张的发展,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时常有外族侵扰事件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边塞诗歌兴起,成为文人墨客们广泛探讨的话题。诗人通过边塞诗歌抒发壮志豪情,同时也传达出渴望和平的诉求。
Stephe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