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 其一
夜犬无声彩棒闲,千岩万壑拥楼栏。 朝来更有西山好,爽气何妨拄笏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安静无声,只有五彩斑斓的彩棒在远处闪烁。层层叠叠的山峦环绕着楼宇栏杆,仿佛在拥抱它们。清晨时分,西山的景色更是迷人,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宛如手持朝笏观赏美景一般陶醉其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彩棒":古代警察用于指挥交通或纠察的棒子。这里可能指的是由警察手执的彩棒,表示治安良好。 2. "千岩万壑":形容群山连绵不断的景象。"壑",指山谷。 3. "朝来":早晨到来的时候。 4. "西山":此处所指具体地点不详,疑为诗人所处地理位置附近的山峰。 5. "爽气":清爽宜人的空气。 6. "拄笏":意指凭依在笏上。笏,古代官员用以记事的手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感官元素,如听觉、视觉和触觉,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夜犬无声彩棒闲”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安宁,展现出诗人在山楼中享受到的宁静心境。夜犬的无声无息与彩棒的悠闲自在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次句“千岩万壑拥楼栏”则通过视觉意象展示出山楼的壮丽景观。诗人以“千岩万壑”来形容山楼的壮观,表达了其内心的激动与惊叹。同时,这一句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朝来更有西山好,爽气何妨拄笏看”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晨的阳光洒在西山之上,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这种美景使诗人心情愉悦,愿意停下来欣赏这美好的时光。诗人以“拄笏看”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淡泊名利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5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仍。 在这个时期,钱时正身处江西铅山县的唐昌,担任县尉一职。他眼见国家动荡、民生疾苦,内心充满忧虑。在公务之余,钱时常常登楼远眺,借景抒怀。他在诗中写道:“鸟道盘空上,猿声隔涧闻。”表达了他的壮志难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也比较保守,士大夫们往往追求名节,讲究个人品行。钱时作为一位文人官员,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他在诗中提到“宦游吾老矣,壮志未知心”,表现了他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