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
暮雨杨雄宅,秋风向秀园。
不闻砧杵动,时看桔槔翻。
钓下鱼初食,船移鸭蹔喧。
橘寒才弄色,须带早霜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的雨洒在杨雄故居,秋风轻拂向秀家园。
没有听到捣衣声传来,只见农民忙于翻动桔槔。
鱼儿上钩开始进食,船边鸭子偶尔喧闹。
橘子因寒冷露出真容,带着点点霜白更显繁茂。
去完善
释义
1. 杨雄宅:指汉代著名学者杨雄的宅邸,这里借指李郢自己的住所。
2. 向秀园:向秀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居所园林称作“向秀园”。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处的田园风光。
3. 砧杵:古代捣衣石和棒槌的合称,用于洗衣物的工具。这里用砧杵的动响表现乡村生活的忙碌景象。
4. 桔槔:一种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汲水。这里用桔槔翻腾的形象展示农田劳作的场景。
5. 鱼初食:意指刚刚捕捞上来的新鲜鱼。
6. 鸭蹔喧:形容鸭子在水面嬉戏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暮雨中拜访友人的庄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宁静。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如“暮雨”、“秋风”、“砧杵动”等,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气氛。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一些田园生活的小细节,如钓鱼、移船、观鸭、赏橘等,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园居》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唐朝晚期,具体年份尚无明确记载。在这段时间里,唐朝正处于衰败阶段,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然而,李郢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他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于自己的园林之中,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在《园居》一诗中,李郢描述了自己在园林中的生活场景。他在林间漫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聆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他还提到自己在闲暇时品茗读书,享受着心灵的宁静。这样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诗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