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标题包含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 细看直疑路中断,已转始觉川平铺。 诸峰削成鸟亦怖,危磴岂复人能逾。 机岩学馆第传授,鼓楼石床知有无。 坐令丹梯化一鹤,又唤立笋成三姑。 游人来观但借问,道士指说犹惊呼。 神君曾孙在何许,想见幔亭空药炉。 千崖万壑心赏倦,正喜松风清坐隅。 归舟瞥然箭脱手,醉目眩我双明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迈(1234年-1305年),字景卢,号野处,又号容斋,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洪迈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武夷山景色如画卷,山间有玉洞藏仙人。 一条溪流穿山舞动,九曲走过方能到达目的地。 近看仿佛道路断裂,转身已是平原开阔。 山峰险峻令人恐惧,栈道危险难以逾越。 考察岩石学习传授,鼓楼石床已然存在。 丹梯化为一只白鹤,独立竹笋变成了三位仙女。 游客来此仅是询问,道士解说仍不禁惊叹。 神仙后代在哪里呢?想象那只有幔亭和药炉的地方。 千岩万壑已经审美疲劳,正好享受松树下的清风。 返回的船像离弦之箭,醉眼中闪烁着两颗明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建安:古县名,位于今福建建瓯市。 2. 九曲:指福建省武夷山的三曲至九曲溪。 3. 武夷:即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平市。 4. 玉洞:武夷山中的一处景点,据传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5. 穿空:穿过天空,形容水流湍急。 6. 盘纡:曲折蜿蜒。 7. 细看:仔细观看。 8. 直疑:一直怀疑。 9. 已转:已经转弯。 10. 川平铺:河岸平坦地铺开。 11. 削成:峭壁陡立的形态。 12. 危磴:险峻的登山台阶。 13. 机岩:机巧之地,此处可能指某一岩石景观。 14. 学馆:学堂或学院。 15. 鼓楼:古代用于报时、集议或宴饮的建筑物。 16. 石床:石头制成的床。 17. 坐令:使...坐下。 18. 丹梯:红色的阶梯,此处指某种特殊的地形或建筑。 19. 一鹤:一只仙鹤。 20. 立笋:耸立的竹笋。 21. 三姑:传说中武夷山的女神。 22. 借问:询问。 23. 指说:指向并解说。 24. 神君:传说中的神仙。 25. 曾孙:后代。 26. 何许:哪里。 27. 幔亭:一处神话中的建筑。 28. 药炉:炼丹的炉子。 29. 千崖万壑:形容山势险峻。 30. 心赏:欣赏心中所想的美景。 31. 清坐隅:坐在清静的角落。 32. 归舟:回家的船。 33. 瞥然:突然之间。 34. 箭脱手:比喻速度快如箭矢离弦。 35. 醉目:醉酒后的眼神。 36. 眩我双明珠:形容双眼看到美景如同看到了明亮的珍珠。
去完善
赏析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是南宋文学家洪迈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武夷山水风光的诗篇。全诗以武夷山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九曲溪的美景和仙境般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武夷山水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敬畏与欣赏之情。 首联“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作者用“画图”来形象地比喻武夷山的壮丽景观,接着指出山中藏着神秘仙人的居所。通过这样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武夷山的神秘魅力。 接下来的“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两句,洪迈描述了九曲溪曲折蜿蜒的特点,表现出其独特的动态美感。而“细看直疑路中断,已转始觉川平铺”则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九曲溪的变幻莫测。 颔联“诸峰削成鸟亦怖,危磴岂复人能逾”,诗人通过比较山峰的陡峭程度与鸟类的惊骇感,强调了山的险峻之高。接下来的“机岩学馆第传授,鼓楼石床知有无”则表现了武夷山的深厚历史与文化背景。 随后,诗人又通过描写道士的行动和交谈,以及对于神仙生活的好奇与想象,传达了对于武夷山宁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秘的敬畏之情。 尾联“千崖万壑心赏倦,正喜松风清坐隅。归舟瞥然箭脱手,醉目眩我双明珠”,表达了诗人虽然游览累了,但对武夷山美景仍充满喜悦的心情。最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陶醉于其中。 总之,洪迈的这首《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武夷山画卷,并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是宋代著名文人洪迈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而北方中原地区则被金国占领。这种局势使得当时的文人骚客们普遍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洪迈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深受儒家经典熏陶。成年后,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场。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多次遭受排挤和陷害。这使得他对现实政治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由于战乱频繁,人们更加珍视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因此,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洪迈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代表,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既体现了他个人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