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

标题包含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
空山欲暝云冥冥,玉梅半开吾眼形。 此身垂欲走尘土,聊复举酒看峥嵘。 折腰向人不知耻,故园可锄在千里。 金昆石友一开眉,珍重道人相料理。 楚江东岸先人庐,竹君安否久无书。 归欤何时应白首,我若食言如此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迈(1234年-1305年),字景卢,号野处,又号容斋,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洪迈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云朵环绕;开放的梅花犹如我的眼眸,点亮了夜空。即将远离尘世的我,再次拿起酒杯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我不愿向世人弯腰,但故乡已在千里之外。我的朋友纷纷伸出援手,让我倍感珍贵。那江边的古宅是我的起点,竹子仍在那里茁壮成长,却已久未得到书信问候。何时才能归来,让满头白发成为见证?我愿如这美酒般,矢志不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空山欲暝:指山中夜色渐浓。 2. 玉梅:白色梅花。 3. 走尘土:意指步入世俗社会。 4.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用来比喻自身才华横溢。 5. 折腰向人:指为了生活而屈就于别人。 6. 故园:故乡。 7. 金昆石友:指朋友。金昆,一种坚硬的石头。 8. 珍重:关心照顾。 9. 道人:对僧人的尊称。 10. 楚江:长江流经荆州一带的别称。 11. 先人庐:祖先居住的房屋。 12. 竹君:古人把竹子视为君子,竹君即指竹。 13. 安否:平安与否。 14. 归欤:回归故里。 15. 白首:白头发,代指年老。 16. 食言:指说话不算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是南宋诗人洪迈在南台雅集之时所作。诗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篇“空山欲暝云冥冥,玉梅半开吾眼形”描绘了暮霭沉沉的山间景象,梅花开了一半,更显出大自然的美景。“此身垂欲走尘土,聊复举酒看峥嵘”表达了诗人因世事纷扰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想暂时摆脱世俗的烦恼,通过观赏壮丽山川来排解自己的愁绪。 接下来,“折腰向人不知耻,故园可锄在千里。金昆石友一开眉,珍重道人相料理。”诗人借“折腰向人”比喻为生活而奔波,同时强调自己仍坚守操守,不会为五斗米而折腰。他表示虽然离家千里,但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依然深厚。最后两句表明,能够与知心好友共同度过快乐时光,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结尾处,“楚江东岸先人庐,竹君安否久无书。归欤何时应白首,我若食言如此酒。”诗人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及旧友的深切关怀,忧虑他们是否安好。他期待着能早日回到故乡,看到白发苍苍的自己。这里以饮酒为喻,意指诗人坚守诺言,期待能与故人重逢的那一天。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自然景观及人物心情作为铺垫,生动地展现了远离家乡、心系亲友的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洪迈于庆元二年(1196年)创作的。洪迈生活在宋宁宗时期,当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好。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直受到北方金国的威胁,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在这个背景下,洪迈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他本是一名书生,曾在科举考试中失败,但他并未气馁,继续努力求学,终于取得了进士的功名。此后,他在朝廷任职,参与了国家政务的处理。然而,他的政治理想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官场中遭受了一些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洪迈在南台与朋友聚会,共同畅饮,写下了这首诗歌。诗中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歌也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象征,流传后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