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寺丞见示过岭新作
凌晨登鬰孤,南走韶阳道。
封疆有申画,山川本怀抱。
公行度塞岭,残雪故未扫。
高情无南北,反谓兹山小。
顷来我尝游,亦觉山媚好。
前贤困远谪,我辈得幽讨。
两崖瞻欲眩,数树攀且绕。
想公哦新诗,千骑转林杪。
衙冠候颜色,约束军声悄。
韶阳古名郡,四十专城早。
重华已千岁,苍石在云表。
鱼龙舞幽壑,遗韵盖可攷。
以兹供抚玩,或可荐寿考。
公余亦时饮,未用绝芳醥。
行行布恩惠,正直神所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凌晨登上郁孤山,沿着南路走向韶阳。
山河是我们民族的根,山川之景一直萦绕在心头。
随着队伍翻过塞岭关,残留的积雪还未被清扫。
诗人公怀豪情,丝毫不受地域限制,反而觉得这山不过如此。
不久之前我也曾游玩于此,感觉这里的风光也确实迷人。
历代先贤因贬谪而来到此地,而我们今日却得以寻幽探胜。
山崖险峻让人目眩,几棵树需要攀援而上。
想象着诗人吟诵新作的场景,队马绕林而行。
官府有令不得喧哗,士兵们悄然无声。
韶阳这座历史名城,40岁的城市已经年久。
舜帝距今已有千年,他的雕像屹立在云端之上。
群山之中仿佛有龙鱼舞动,悠扬的乐音流传至今。
可以借此游览赏玩,或许也能祈求长寿。
闲暇之余也可以饮酒作乐,无需断绝美酒佳肴。
一路播撒仁爱和恩惠,公正和正直定能保佑我们。
去完善
释义
1. 鬱孤:指鬱孤台,在今江西省赣州市境内。
2. 韶阳:即韶州,古代的州名,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区。
3. 申画:地理划分。
4. 塞岭:此处指的是五岭之一的南岭。
5. 高情:高尚的情操。
6. 兹山:这里指南岭。
7. 顷来:近来。
8. 前贤困远谪:这里的“前贤”是指古代被贬谪的官员。
9. 我辈得幽讨:我们可以得到这种幽静的环境来探索研究。
10. 两崖:指的是两岸的山崖。
11. 转林梢:形容树林的形态。
12. 衙冠:官帽。
13. 颜色:脸色。
14. 约束:控制。
15. 军声:军队的声音。
16. 专城:指单独掌握一城的军政大权。
17. 重华: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虞舜的美称。
18. 苍石:苍翠的山石。
19. 龙鱼舞幽壑:指山间溪涧中的鲤鱼跳跃。
20. 遗韵:留下的音韵。
21. 或可:或许可以。
22. 荐寿考:献给别人祝寿。
23. 公余:公务之余。
24. 未用:不用。
25. 行行:渐渐。
26. 恩惠:恩情和恩泽。
27. 正直:公正刚直。
去完善
赏析
罗愿的这首《梁寺丞见示过岭新作》描述了诗人与友人梁寺丞一同游览过的景色,以及他们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首联点明了他们出发的时间和地点,清晨时分登上郁孤山,向南行进在去往韶阳的路上。接下来描绘了山川的风景如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颔联则描绘了山中残雪的美景,展示了诗人观察细致的特点。颈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他认为山川之美并无南北之分,反而觉得此山虽小却也有其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述了自己与梁寺丞一起欣赏山水的经历,感慨前贤曾因贬谪而困于此地,而今他们却能前来探访,感受到了山的美好。尾联则是诗人对梁寺丞的赞美和期许,希望他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同时也能够继续欣赏自然美景,享受美好生活。整首诗节奏流畅,语言优美,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许,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梁寺丞见示过岭新作》是南宋诗人罗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90年前后,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罗愿(1136-1184),字端良,号存斋居士,徽州歙县人。他历任县令、监司等职,因直言敢谏,被贬为岭南岭表盐官。在任期间,罗愿关注民生,改革盐政,减轻百姓负担,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
在这个特殊时期,罗愿身处岭南岭表地区,这里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他在担任盐官期间,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深感责任重大。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梁寺丞见示过岭新作》,以表达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岭表地区的描绘,表达了罗愿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悲悯的情怀,关注着百姓的苦难,同时也期待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