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其五

标题包含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其五
士有未就驾,郡守身劝之。 君观汉诏中,有此勤恳词。 由来贤俊人,出处每委蛇。 譬彼未嫁女,深闺秀容姿。 施衿有所适,婉娈终自持。 汉俗尚如此,前世当可知。 勉哉策名者,不但好爵縻。 君臣有明义,行矣方自兹。 惟当秉高节,长副此心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读书人尚未准备好出行,郡守亲自去劝说他。您看汉朝的诏令里,有这种恳切用词。自古以来贤能的人才,他们的出世和隐退总是游移不定。就像那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子,隐藏在深深的闺房之中,秀丽的容颜等待机会展示。带上她将要去的处所,女子始终保持着美好的姿态。汉代的风俗尚且如此,前代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努力吧,那些在朝廷任职的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职位的喜爱。君主与臣民之间有明确的道义,他们正在道路上前行。唯一需要做的是坚守高尚的节操,长久地回应这份期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驾:这里指准备出行的车马。 2. 郡守:古代官职名,主管一郡政务的长官。 3. 汉诏:汉代皇帝的诏令。 4. 出处:这里指人的出仕与隐退。 5. 委蛇:原指道路不平,形容人曲折行进的样子,这里比喻大丈夫在乱世中的出处进退。 6. 施衿:给女儿系上佩带的丝带。 7. 所适:去的地方。 8. 婉娈:柔顺的样子。 9. 爵縻:高官厚禄。 10. 君臣: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11. 明义:明确的道义。 12. 行矣:前行吧。 13. 方自兹:从这里开始。 14. 高节:高尚的节操。 15. 心期:内心的期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罗愿的《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其五》主要描述了汉朝政坛的种种现象和故事。诗中的“士有未就驾,郡守身劝之”,表现出官员对于人才的关心与重视,就如同汉诏中所表达的那样诚恳。而其中所描绘的“贤俊人”犹如“未嫁女”般待字闺中,虽因时局变动而出处委蛇,却仍然保持自己的原则。诗人还以汉代风俗作为参考,强调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不仅仅是为了名誉和地位,更是为了践行道义和责任。 在诗的最后部分,罗愿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功名的儒生的鼓励:应该坚守高尚的品格和道义,不仅追求个人利益,更要心系国家和社会。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蕴含哲理,是古代文人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愿(1136-1184)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然而仕宦并不顺利,终生不得志。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170年左右,正值南宋孝宗年间,也是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这首诗中,罗愿以鹿鸣燕为喻,表达了他在朝廷供职的抱负和期待。他希望借助诗歌的力量,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同僚们的敬重。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 在这段时间里,罗愿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他曾经在地方任职,由于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的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通过对诗歌的热爱,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