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酬通判刘兄岳阳楼见怀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酬通判刘兄岳阳楼见怀二首 其二
鱼龙掀舞后,渺莽记空庭。 地带三苗阔,山传二女灵。 客怀光水月,诗笔妙丹青。 少作扬雄悔,惟思草一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番繁华热闹之后,我身处空旷的庭院之中,心中倍感宁静。这个地方三面环山,地形广阔,犹如三苗大地般辽阔无垠。这里的山水仿佛传递着两位女神的灵气。我在月光下感到一种客居他乡的情绪,内心充满诗意。我的诗篇巧妙地描绘了这个世界的美景。回想起年轻时的骄傲与浮躁,我决心要像扬雄那样悔过自新,全心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中去。
去完善
释义
1. "鱼龙掀舞后":指洪水退去后。鱼龙,此处为借代手法,代指洪水。掀舞,掀起舞动,即洪水上涨、消退的过程。 2. "渺莽记空庭":描述洪水过后,空旷的庭院内留下一片狼藉的景象。渺莽,形容景物广阔无边。空庭,荒凉的庭院。 3. "地带三苗阔":这句描绘三苗之地地势广阔。三苗,古代民族名,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 4. "山传二女灵":赞美山的灵气源自传说中的两位女神。二女,这里指的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据传她们在湘水流域,成为了湘水和洞庭湖之神,故以二女代表山之灵气。 5. "客怀光水月":表达了作者作为一名客居他乡的官员,对山水风光的眷恋之情。客怀,离家在外的心情。光水月,欣赏水中倒影的月亮。 6. "诗笔妙丹青":称赞作者的诗歌创作技艺高超,仿佛在纸上画出了美好的景色。丹青,绘画艺术。 7. "少作扬雄悔":这句是作者谦虚地表示,年轻时写的作品不够成熟,现在有些后悔。扬雄,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文学家,曾悔其少作,此处以自喻。 8. "惟思草一经":表达作者决心专心致志地进行儒家的经典著作——《易经》的研究。草一经,语出《汉书·杜周士传》,原意是编订一部经书,后来泛指读书著述。
去完善
赏析
罗愿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色,并借以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诗人用“鱼龙掀舞”形容湖面的壮观景象,又以“渺莽记空庭”表达了诗人站在岳阳楼上俯瞰湖面时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述,展现了湖南地区的丰富文化底蕴。 接着,诗人通过“客怀光水月,诗笔妙丹青”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他在游览名楼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其中,“光水月”和“妙丹青”则分别代表了诗人在观光和写作中获得的愉悦。 然而,诗人在尽情歌颂美景的同时,也并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通过“少作扬雄悔,惟思草一经”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立志修德、奉献社会的心声。虽然少年时曾追求功名,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愈发认识到修养品德和关心民生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愿(1136-1184)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然而仕宦并不顺利,终生不得志。这首诗《次韵酬通判刘兄岳阳楼见怀二首 其二》大约创作于他50岁左右的时候。 在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国势衰微。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罗愿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在岳阳楼上,他遥望远方,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同时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在他的生活中,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他与刘兄的友谊深厚,两人在岳阳楼上互相倾诉心事,抒发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罗愿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