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福州赵侍郎开城西古湖以溉田既成冀得致政丞相福公一临于是有唱和之篇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福州赵侍郎开城西古湖以溉田既成冀得致政丞相福公一临于是有唱和之篇二首 其一
湖边飞盖欲谁同,治行人思旧弱翁。 行乐未饶溱水女,咏归应有舞雩童。 闽山影浸烟云动,沧海潮连浦溆空。 欲识元侯疏凿意,君王勤俭正卑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边飞盖欲谁同,踏青赏景愿与人共度。 行人漫步回忆故交,衰弱的故友恍若昨日。 享受欢愉不逊溱水女神,吟诗颂歌翩翩起舞有如舞雩之童。 山影在烟雾中荡漾,大海波光粼粼映照着水边的小径。 要理解先贤开凿湖泊的深意,需知君王勤俭爱民、整治宫室。
去完善
释义
1. 湖边飞盖欲谁同:湖边,指西湖边;飞盖,指快速行驶的车子。这句意为,在西湖边驾车游览的诗人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欣赏美景。 2. 治行人思旧弱翁:治行,治理政务;人思旧弱翁,思念过去的贤能之人。这句赞美过去治理政务的贤才,表达对他们德行的怀念。 3. 行乐未饶溱水女:溱水女,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泉水》中的诗篇,描述了女子出游之乐。这句用溱水女的出游之乐来比喻自己的游玩之情。 4. 咏归应有舞雩童:咏归,出自《论语·乡党》中曾皙的名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表示诗人期望与儿童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5. 闽山影浸烟云动:闽山,指福建境内的山峰;影浸,倒映在水中的影子。这句描绘了闽山的壮丽景色,山上云烟涌动,仿佛与水面上的倒影融为一体。 6. 沧海潮连浦溆空:沧海,指大海;浦溆,指水边。这句形容海潮与岸边的水面相接,广阔无际。 7. 欲识元侯疏凿意:元侯,指赵执信,时任福州知府;疏凿,疏通河道,挖掘湖泊。这句表示想了解赵执信治理西湖的用心。 8. 君王勤俭正卑宫:君王,指皇帝;卑宫,简陋的宫殿。这句赞扬皇帝勤俭节约的品质,以此表明国家治理得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福州西湖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国家治理的期许。诗中的“湖边飞盖”形象地描绘了湖边的美丽景色,让人陶醉其中。“治行人思旧弱翁”则表达了对古代劳动者的敬仰之情,他们辛勤劳作,为农田灌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诗人通过“行乐未饶溱水女,咏归应有舞雩童”这两句诗,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儿童们的天真无邪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儿童的关爱。 接下来的“闽山影浸烟云动,沧海潮连浦溆空”两句,通过对山川、大海的描绘,展现了福州西湖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江山的眷恋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欲识元侯疏凿意,君王勤俭正卑宫”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君主勤政节俭的期望,希望君王能够理解并继承前人的优良品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福州赵侍郎开城西古湖以溉田既成冀得致政丞相福公一临于是有唱和之篇二首 其一》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罗愿。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4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罗愿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北方中原地区被金朝占领。尽管如此,当时的南宋社会经济和文化却相对繁荣。诗人罗愿曾担任过承议郎、秘书省正字等职务,但他对官场生活并不热衷,希望能够在诗文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在这首诗中,罗愿描绘了福州赵侍郎开城西古湖以溉田的场景,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同时,他也期待能够获得致政丞相福公的青睐,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奥秘。这首诗反映了罗愿对民生问题的关心,以及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