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涉园次韵五首 其五 木瓜坞
山中果树略扶疏,炎帝经中未尽书。闻道木瓜红胜颊,露枝云叶缀华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的果树生长得颇为茂盛,但《山海经》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听人说木瓜果实红得如同面颊一般美丽,露出的枝头和云彩般的叶子点缀着华丽的果实。
去完善
释义
1. 日涉园:罗愿的园子名,取自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曲水之右,列坐其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2. 次韵: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字创作和诗。
3. 其五:是罗愿的五首组诗中的一首。
4. 木瓜坞:位于日涉园内的一处地方,这里木瓜果实累累。
5. 扶疏:植物枝叶茂盛的样子。
6. 炎帝经:指古代关于农业的书籍,如《神农本草经》等。
7. 红胜颊:描述木瓜果实成熟时色泽艳丽。
8. 露枝云叶:形容木瓜树叶片繁茂,阳光穿透叶子形成光影斑驳的效果。
9. 华琚:精美的玉石饰品。这里用来比喻木瓜果实如同精美的饰品一样点缀在枝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间果树的繁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首句“山中果树略扶疏”描绘了山中果树的生长状态,用“略扶疏”来形容果树的繁茂,展现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接下来,诗人提到“炎帝经中未尽书”,这里借用古代神农氏的故事,暗示山中的美景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木瓜花的美丽:“闻道木瓜红胜颊,露枝云叶缀华琚。”诗人以“红胜颊”来形容木瓜花的鲜艳色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木瓜花的美艳。同时,诗人通过“露枝云叶缀华琚”这一诗句,进一步强调了木瓜花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果树及木瓜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涉园次韵五首 其五 木瓜坞》是宋代诗人罗愿于公元1187年创作的田园诗。罗愿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普及和士人阶层的兴起,文人墨客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社会政治转向个人情感、山水田园。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罗愿创作这首诗时,他刚刚结束了漫长的科考之路,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对仕途并未抱有很大的期望,反而更加向往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罗愿游览了家乡附近的日涉园,被其中的木瓜坞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组诗。
在罗愿所处的时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士人阶层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许多人为了追求功名而奔波劳碌,忽视了与家人、家乡的联系。罗愿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这首《日涉园次韵五首 其五 木瓜坞》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自然景色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