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鄂州劝农

标题包含
鄂州劝农
国有四民,各分一职。 农次于士,盖尊稼穑。 日出当作,日入乃息。 用天分地,以足衣食。 菖叶初生,于是始耕。 务限既入,农事转急。 禾当播种,乘雨接湿。 高田大豆,榆荚为候。 三月区处,油麻穄黍。 时当警窃,图葺墙宇。 蚕沙麦种,四月收贮。 开渠决窦,以待暴雨。 月建在午,秧苗入土。 女工织作,三伏炎暑。 七月芟草,烧治荒田。 大麦小麦,上戊社前。 禾欲上场,九月涂仓。 缉绩布缕,十月多霜。 冬至埋谷,预试五种。 不宜者轻,宜者则重。 腊月粪地,治碓雕桑。 修治农器,向春则忙。 四时之务,展转相寻。 既有常产,当有常心。 鸡豚兼蓄,枣栗成林。 我念此州,土多冒占。 纷纷刬请,扰扰定验。 雨泽空过,失天之时。 生意不发,失地之脂。 身力不出,枉堕四肢。 于私无益,于官亦亏。 耕既不深,难行根脉。 耘既不勤,众草之宅。 粪若不施,谷不精泽。 收若不速,风雨狼藉。 若能开垦,处处良田。 若能灌溉,岁岁丰年。 古来开亩,广尺深尺。 长亩三条,于中种植。 渐锄陇草,爬土亩中。 苗根日深,耐旱与风。 又有区种,与亩不同。 方深六寸,种禾一丛。 七寸一区,匀如棋局。 区收三升,亩号百斛。 用力既到,所收亦多。 比之漫撒,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果难同。 故种禾麦,即播黍粱。 春种秋实,无闲日场。 常言“不违农时”, 所以五谷盈仓。 修德而积仁,永享天恩。
去完善
释义
果颇殊。 区区垄亩,尚须尽力。 其他营生,亦复如斯。 既有田畴,复有蚕桑。 即事勿违,敢告彼苍。
去完善
赏析
果更卓。 罗愿的这首《鄂州劝农》,通过对农民耕作生活的详细描绘,阐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规律。诗人在诗中对农民的辛勤劳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也指出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他强调了农民应该按照天时地利进行耕作,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收获丰收。诗人通过描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场景,表达了农耕的艰辛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揭示了农民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勤劳品质,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还展现了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是赞美农民和倡导农业的重要作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鄂州劝农》是南宋诗人罗愿创作的一首描绘农耕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当时罗愿正在湖北鄂州担任地方官员。在这期间,他关心民生,体恤百姓,积极倡导农业生产,因此写下了这首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诗歌。 在罗愿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国家局势十分严峻。为了稳定社会,提高农业生产,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勤劳耕作。罗愿作为地方官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 这首诗正是罗愿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的体现。他通过描绘春耕景象,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许。在诗歌中,罗愿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朋友的关爱之情,以及对农耕文化的尊重。这首诗歌成为了罗愿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官员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