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口桥即事
雨余溪涨急机舂,缘岸人家柳弄风。
路转源深行步缓,青山映水野桃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停歇后的溪水湍急奔流,河边的人家周围柳树摇曳生风。
道路蜿蜒曲折至深处,行走的步伐放缓,碧水映照下的青山间有野桃花盛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乐口桥:古代桥梁名,具体位置不详。
2. 雨余:指雨后。
3. 机舂:指用机器进行的舂米工作。这里指雨水使溪流暴涨,水流湍急,就像是在使用机器舂米一样。
4. 柳弄风:指柳树在风中摇曳生姿。
5. 源深:指水源丰富的地方。
6. 野桃红:指野外桃花盛开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后的田园风光图。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雨后溪水暴涨,水流湍急的场景,以及沿岸居民和柳树在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路转源深行步缓”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体现了山林景色的深邃与幽静。最后一句“青山映水野桃红”以明亮的色彩收尾,勾勒出一幅青山绿水映衬着鲜艳野桃花的美景,为整首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乐口桥即事》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左右,正值南宋王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历经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金兵的入侵,社会经济和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然而,在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批忧国忧民的士人,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邓深便是这个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他成年后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邓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始终保持一颗为民请命的心。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乐口桥即事》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乐口桥上驻足远望,看到远处的美景如画,心中涌起一股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期许和希望。同时,他也深感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的无奈。这种复杂的心情,通过诗歌的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