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曲
乌鹊桥边春日斜,吴王醉上七香车。
西施鬭草归来晚,赢得钗头金凤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乌鹊桥边的春日里,夕阳西下,吴王醉醺醺地登上了七香车。
美丽的西施在田间斗草回来得晚了,她赢得了一朵簪在发髻上的金凤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乌鹊桥:又称乌鹊桥,位于江苏苏州灵岩山寺前,是古代吴江通往平望的古道。传说唐代李德裕曾在此建亭。
2. 七香车: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车子。“七香”形容装饰华丽,使用了各种珍贵材料。
3. 西施:越国美女,曾为越王勾践献于吴王夫差,成为他的妃子。
4. 鬭草:一种古代的游戏,在草地上寻找花草,比较其大小、形状等。
5. 赢得:得到胜利。
6. 钗头金凤花:钗头是女子头饰的一部分,这里指金凤花造型的钗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吴王夫差与西施爱情故事的古诗。诗中,乌鹊桥、七香车和金凤花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一幅春日午后,吴王夫差与西施嬉戏游乐的情景。
首先,“乌鹊桥边春日斜”点明了时间地点,在乌鹊桥边的春日午后,阳光柔和。乌鹊桥是位于苏州市的一座古桥,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都城姑苏台附近的一座桥梁,因此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这里的乌鹊桥边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接下来,“吴王醉上七香车”表现了吴王夫差的沉醉状态,他乘坐着华丽舒适的七香车,显示出他的豪奢生活。七香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宝车,这里用来形容吴王夫差的出行座驾,突出了他的权力和地位。
然后,“西施鬭草归来晚”描绘了西施参加斗草游戏的场景,她虽然归来较晚,但依然光彩照人。斗草是一种古代妇女喜爱的游戏,这里通过描述西施参与这种游戏的情景,展现了她的活泼可爱和闲适的生活状态。
最后,“赢得钗头金凤花”是画面的点睛之笔,表明西施在这场游戏中取得了胜利,她的发饰上别着金凤花作为奖励。金凤花象征华贵和高雅,这一细节既展示了西施的美丽容颜,也体现了她在游戏中展示出的智慧和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宫曲》是明代诗人黄顺之创作的一首描绘吴王夫差兴衰史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明朝时期(1368-1644年),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顺之作为一名文人雅士,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探讨,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
黄顺之生活在明朝晚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内外交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对吴王夫差的兴衰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夫差在位期间,曾一度强盛,但最终因沉迷酒色、荒淫无度而败亡。黄顺之以这首《吴宫曲》警示人们要吸取教训,勿忘国耻,勤奋图强。
在这首诗中,黄顺之通过对吴王夫差的描述,表达了对其荣辱兴衰的感慨。他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吴宫的繁华与衰败,以及夫差从辉煌到灭亡的过程。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示,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