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
锦瑟新添一岁尘,宝鸾空负百年身。
建章万户鶑花好,只有长门更不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一年的锦瑟也落满尘埃,珍贵的宝鸾虚度百年岁月。
宏伟的建章宫有万户莺花之美,但孤独的长门宫却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长门:古宫殿名,位于西汉首都长安城(今陕西西安西北),建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前101年)。此处指代失宠后的陈皇后居住之地。
2. 锦瑟:指华丽的琵琶,这里喻指皇后。
3. 宝鸾:即凤凰,这里喻指皇后。
4. 建章:即建章宫,汉代宫殿名,位于西汉首都长安城(今陕西西安西北),始建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前101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长门怨”,描述了宫中女子的哀怨与悲剧命运。首句“锦瑟新添一岁尘”以锦瑟为引子,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红颜的易老,表现出宫中女子年华渐逝的无奈。第二句“宝鸾空负百年身”则形象地描绘出皇宫中的悲剧:皇帝虽拥有无数美丽佳人,却无法给每个女子以真挚的感情,使她们虚度青春。第三句“建章万户鶑花好”写宫殿的美丽繁华,与第四句“只有长门更不春”形成对比,表现皇宫中虽有万紫千红的繁华景象,却仍掩盖不住那些被冷落的宫女的悲哀。整首诗通过宫女悲凉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深深同情和对不公平命运的强烈愤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门怨》是明代诗人黄顺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初年(约14世纪)。
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动荡的战争——元朝和明朝的更迭。元末明初的社会秩序尚未完全恢复,民生凋敝,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求新的道路来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黄顺之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生活轨迹颇有些曲折:早年习武,后因战乱而弃武从文。这种人生阅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当时,皇权对文人思想的钳制较为严重,而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士人阶层更加狭窄。在这种背景下,黄顺之通过《长门怨》表达了他在求仕道路上的失望与无奈。这首诗以汉武帝陈皇后失宠之事为背景,借古讽今,抒发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