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陈宗之

标题包含
赠陈宗之
羡君家阙下,不踏九衢尘。 万卷书中坐,一生闲里身。 贪诗疑有债,阅世欲无人。 昨日相思处,桐花烂熳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羡慕你家宅府第,不用踩在繁华街头。 在万卷书籍中静坐,享受一生的闲暇时光。 沉迷于诗歌如同欠债,了解世事却渴望无人打扰。 昨天我思念你的地方,正是梧桐花开烂漫的春天。
去完善
释义
1. 阙下:古代宫殿前有两楼,左名“凤阙”,右名“鸾阙”,故以“阙下”指皇宫门前。这里代指京城。 2. 九衢:泛指繁华的街道。 3. 万卷书:形容藏书极多。 4. 贪诗:过分热衷于诗歌创作。 5. 阅世:经历世事。 6. 烂漫:色彩鲜明艳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顺之写给朋友陈宗之的赠诗,表达了他对陈宗之的敬仰和羡慕之情。 首联“羡君家阙下,不踏九衢尘”,诗人表达了对陈宗之居住在繁华城市中心却过着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家阙下”暗示了陈宗之家庭条件优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不踏九衢尘”意味着陈宗之远离喧嚣,在繁华中独享清静。 颔联“万卷书中坐,一生闲里身”则更进一步赞美了陈宗之的生活态度。他乐于阅读,通过书本了解世界;他懂得享受生活,在闲暇时光中找到乐趣。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使诗人油然而生敬意。 颈联“贪诗疑有债,阅世欲无人”是对陈宗之精神追求的深入剖析。他对诗歌的热爱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而这种热爱可能源于他的责任与使命。另外,“阅世欲无人”表现出诗人想在纷扰世界中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 尾联“昨日相思处,桐花烂熳春”以自然景象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此处的桐花灿烂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黄顺之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崇尚恬静生活的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陈宗之》是南宋诗人黄顺之所作的一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 此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黄顺之作为士人,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情。他主张改革时政,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忧虑不已。然而他的呼吁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反而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未能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首诗表达了黄顺之对友人陈宗之的深厚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提到了“世事浮云变”,表达了他对国家局势的担忧;“独恨不逢时”则道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黄顺之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