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寓横泾
十年泉石梦,及此始依然。
野迥天垂地,身闲日抵年。
稍欣闻见少,渐与土风便。
分得渔樵席,白云相共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十年的山林隐居梦想,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野外广阔无垠,天空仿佛与大地相接,我身心悠闲,仿佛每天都在享受无尽的时光。
我稍微感到欣慰的是,听到和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我已经融入了当地渔民和樵夫的生活,每天与白云为伴,共享宁静的睡眠。
去完善
释义
1. 十年泉石梦:"泉石"指山水,这里用来代指隐逸生活。这句诗意思是作者渴望了十年的隐居生活终于在横泾实现。
2. 及此始依然:"及此"表示来到这里;"依然"是依旧、照旧的意思。这句说,来到横泾之后,生活的状态依然如故。
3. 野迥天垂地:"野迥"指的是野外广阔无边的景象;"天垂地"形容天空和大地相接的浩渺景象。这句话描述的是横泾地区的自然环境。
4. 身闲日抵年:"身闲"指生活清闲;"日抵年"表示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慢。这里表达了作者在横泾的生活悠闲自在。
5. 稍欣闻见少:"稍欣"表示稍微感到欣喜;"闻见少"是指接触的人和事物少,即远离尘世纷扰。这里描述的是作者在横泾心境的转变。
6. 渐与土风便:"渐"表示逐渐;"土风"指的是地方风俗习惯。这句话是说,作者在这里逐渐适应并融入了当地的风俗。
7. 分得渔樵席:"分得"表示分享;"渔樵席"指渔人和樵夫的生活,这里用"渔樵"代表田园生活。这句是说,作者已经分享了渔民和樵夫的简朴生活。
8. 白云相共眠:"白云"象征宁静、自由的生活;"相共眠"是共同生活、共享宁静的意思。这句描绘了作者在横泾享受宁静生活的美好画面。
去完善
赏析
《初寓横泾》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顺之在横泾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诗人以“十年泉石梦”开篇,表达了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梦想终于在这里实现了。接下来,诗人通过“野迥天垂地,身闲日抵年”两句描绘了他在横泾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身处大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诗人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提到了自己逐渐适应了这里的乡土风情,并认为这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最后,他以“分得渔樵席,白云相共眠”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已经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寓横泾》是明代诗人黄顺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当时正值明朝初期,国家刚刚从元末战乱中恢复过来,社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黄顺之正在横泾地区游历。横泾位于江苏苏州,地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黄顺之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的生活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他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一时期,黄顺之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这也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更加强烈。
总的来说,《初寓横泾》这首诗是在明朝初年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