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叶靖逸

标题包含
送叶靖逸
山高积雪明,岁序冉以逼。 佳人抱书去,西湖失颜色。 清夜独慷慨,诗坛梦生棘。 我有双鲤鱼,对之不敢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中的山峰更显明亮,时间随着岁月的更迭逼近。美丽的女子抱着诗书离去,西湖的美景也因此失色。清静的夜晚独自抒发感慨,诗歌的灵感在心中生出荆棘。我有着两幅鲤鱼图,面对它们却不敢轻易食用。
去完善
释义
1. 叶靖逸:即诗人叶颙(yóng),字景思,号竹斋,谥号“文靖”。他曾在杭州西湖畔的书院求学,与黄顺之是同窗好友。 2. 山高积雪明:描述的是白雪皑皑的山景。 3. 岁序冉以逼:冉表示逐渐,逼指逼近,岁序就是季节交替之意,这句说时间缓缓流逝,一年快要结束了。 4. 佳人抱书去:这里的佳人是喻指叶靖逸,言其负笈游学离开家乡。 5. 西湖失颜色:西湖失去原有的美丽色彩,意指朋友离去,西湖也变得黯然失色。 6. 清夜独慷慨:感慨良多的夜晚独自一人。 7. 诗坛梦生棘:意指在诗坛上我如梦见荆棘丛生的路,喻指前路艰难。 8. 双鲤鱼:古时常以鱼形木雕为书信传递工具,故有此称,这里指的是诗人的书札。 9. 对之不敢食:看到这双鲤鱼也不敢轻易撕开,以示对友人来信的尊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别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怀念和壮志难酬的心情。首句“山高积雪明”点明了季节和地理环境,为接下来的抒情做了铺垫。接着的“岁序冉以逼”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友人的离去。而“佳人抱书去,西湖失颜色”一句更是写出了友人的离开让原本美丽的西湖都变得黯然失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随后的“清夜独慷慨,诗坛梦生棘”则表现了诗人在友人不辞而别后的孤独与壮志难酬。他以清夜自况,表达了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心情。而“我有双鲤鱼,对之不敢食”一句则寓情于物,借对鲤鱼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友人的钦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叶靖逸》是明朝诗人黄顺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期。 在这个时期,黄顺之作为一名官员,见证了明朝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明朝初期,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为了巩固政权,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如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此外,明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实行科举制度、整顿赋税等,以促进经济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黄顺之的人生际遇也颇为丰富。他曾任监察御史,负责监督朝廷官员的行为。然而,由于直言敢谏,他在官场屡遭排挤。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尽职尽力。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格,使他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 《送叶靖逸》这首诗正是黄顺之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中以“叶靖逸”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通过描绘叶靖逸的离愁别绪,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黄顺之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