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熟溪 其二
豹堂春水绿泱涣,谢市云深柳线长。
睡熟不知潮信过,船头晚雨打菰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中的豹堂水色翠绿且浩渺,而谢市的白云深处,垂柳的线条悠长。沉浸于美好时光中的人们仿佛熟睡,全然不觉潮水的涨落已过,只有当夜幕降临,船头雨声惊醒他们,才知道已经错过了潮汛,而此时风雨已敲打着茭白芦叶。
去完善
释义
豹堂: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郎溪县境内。
谢市: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境内。
柳线:指垂柳的枝条。
潮信:指潮水的涨落时间。
菰蒋:即茭白,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豹堂春水绿泱涣”,首句描绘了豹堂(地名)附近的溪水,以绿色的水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谢市云深柳线长”,第二句则描绘了谢市(地名)的景象,云雾缭绕中柳树如丝带般垂下。
接下来,诗人以“睡熟不知潮信过”来表达自己沉浸在这美景中的心情,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船头晚雨打菰蒋”一句则进一步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夜晚的细雨轻轻拍打在船上,显得宁静而安详。整首诗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046年左右的北宋时期,一位名叫沈括的学者正在江苏省苏州市附近的一条河流旁驻足观察。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姑熟溪,也称作莫愁湖。这时的沈括正值中年,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曾任职过地方官员,又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兵器制造专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坐标式人物”。
此时,北宋政权较为稳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佛教、道教等思想多元共存。然而,政局表面平静下暗流涌动。由于上层社会权力斗争及国防压力增大,沈括逐渐退出政治舞台,隐居于此研究自然与科学。在这一时期,他对天文、地理、矿物、生物等各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做出了许多卓越成果。
《姑熟溪 其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作品。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河边四季更迭的景象,通过两岸田园风光展现了当时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从诗句中可以看出,沈括对自然界的变化观察入微,并通过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了周遭环境的生机之美。这首诗歌成为沈括毕生探索自然的内心写照,也是他对所处时代的感悟和寄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