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峨眉亭

标题包含
峨眉亭
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监影间。 终日含颦缘底事,祗应长对望夫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峨眉亭》:本诗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写的一首描写峨眉山风光的诗。 1. 峨眉亭:位于四川省峨眉山下的一个亭子。 2. 双峰:指峨眉山的两座山峰。 3. 两眉弯:指峨眉山的轮廓像两道弯曲的眉毛。 4. 翠黛:这里指峨眉山的绿色植被。 5. 监影:指峨眉山的倒影。 6. 终日含颦:形容峨眉山看起来愁眉不展的样子。 7. 缘底事:因为什么事情。 8. 祗应:只能。 9. 望夫山:传说中古时候有一个妇女每天在山上眺望丈夫回家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此地的深深眷恋之情。首句“双峰秀出两眉弯”描述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秀美。第二句“翠黛依然监影间”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终日含颦缘底事,祗应长对望夫山”则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谊。诗人以望夫山为背景,寓意着他和峨眉山之间的不解之缘,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沈括(1031-1095)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在晚年时期创作了这首《峨眉亭》。这首诗以峨眉亭为切入点,描绘了苏轼泛舟长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沈括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他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后因与王安石的变法理念不合而遭到排挤,被贬至地方任职。在这个时期,沈括将自己的关注点转向了自然科学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记录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现象,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在沈括所处的时代,北宋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忧患。国内,王安石推行新法,试图改革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但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国外,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沈括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