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陪撄宁侍郎游柏山寺谒梅公墓小憩行轩勉酌

标题包含
奉陪撄宁侍郎游柏山寺谒梅公墓小憩行轩勉酌
萧寺倚岩郭,昔游几何年。 兹辰惬幽赏,杖屦从儒先。 稍穿苍藓径,旋入青萝烟。 山色若倒屣,松风自鸣弦。 目力眩奇观,步屧信所便。 俄登旃檀林,金碧耀修缘。 道旁老木拱,诗翁久飞仙。 蝉蜕万物表,蝶梦三生前。 至今二百载,相望箕斗悬。 缅怀文忠公,丰碑泯遗镌。 乐善如缁衣,后世两称贤。 山僧矜好事,华表新题璇。 向来委榛棘,时情任渠迁。 先生笑抚掌,此事从古然。 相逢一樽酒,劝君小流连。 江梅欲浮动,春光向妖妍。 同游二三子,舂容有佳篇。 归欤不知夜,霜雪净寒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萧寺位于山岩边缘,曾几何时游览于此。 今天享受这幽静的风景,带着拐杖和鞋子随大家同行。 慢慢穿越长满苔藓的小径,一会儿就进入了缭绕着松萝的烟雾中。 山色犹如一只被脱下的鞋,而松涛就像在自行演奏琴弦。 眼睛因美丽的景色而眩晕,步行速度随心而定。 忽然步入了旃檀树林,那里的金光碧色照耀着众生因缘。 路边的老树像一位诗人在恭候,他早已成仙。 他的存在仿佛是万物的蝉蜕,蝶梦穿越三生。 到现在已经过了二百年,彼此还在同一星系仰望。 怀念文忠公的风采,他的丰碑已被时间磨灭。 乐于助人的他如同穿了黑衣服,后人称赞他的美德。 山里的和尚喜欢宣扬这些好事,新的牌坊又闪现出璇玉之光。 曾经的杂乱无章,现在也任由世人评说。 先生笑着拍手,这种事情自古就有。 我们相逢喝一杯酒吧,希望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江边梅花即将绽放,春天向妖娆走来。 一同游玩的几位,从容地写下美妙的篇章。 回家吧,不用知道夜晚何时降临,因为霜雪会洗净寒冷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撄宁:字待聘,李兼友人。 2. 萧寺:即柏山寺。 3. 杖屦:扶杖徒步而行。 4. 青萝烟:形容山中雾气萦绕的景象。 5. 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子穿倒了。这里指山水之美使作者迫不及待地欣赏。 6. 金碧:指寺庙的壁画与装饰。 7. 旃檀林:指柏山寺内的树林。 8. 诗翁:指梅尧臣。 9. 文忠公:梅尧臣谥号。 10. 丰碑:墓前的石碑。 11. 泯遗镌:指墓碑已经消失。 12. 乐善:乐于行善事。 13. 缁衣:黑色的僧袍,代指僧人。 14. 华表:指墓前的石柱。 15. 蕊:荆棘。 16. 渠:他人。 17. 舂容:描绘诗的舒缓优美。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是诗人李兼与友人撄宁侍郎共游柏山寺时的即兴之作,通过对柏山寺周边环境的描述以及梅公墓的凭吊,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描绘了萧寺依傍岩郭的场景,强调出游的宁静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接下来通过“兹辰惬幽赏”以及“杖屦从儒先”表现出与友人一同寻幽访古的喜悦心情。紧接着的四句,诗人巧妙运用山色、松风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旖旎的自然画卷。 颔联中,诗人以旃檀林、金碧耀修缘等景象勾勒出柏山寺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提及“道旁老木拱,诗翁久飞仙”和“文忠公”来表达对梅公墓主人的崇敬之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蝴蝶梦这一典故,将梅公墓的主人比作飞仙,强调了其不凡的一生。 颈联则传达出诗人对已故者的深切悼念,同时也赞扬了其高尚的品质。这里,诗人通过“从……”的形式表达了梅公墓主人对于佛教的态度,隐含了作者对其佛学造诣的赞赏。 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与友人游玩的过程,以及对山僧和新题璇的赞美。其中,“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奉陪撄宁侍郎游柏山寺谒梅公墓小憩行轩勉酌》,是唐朝诗人李兼的作品。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时期,约公元780-805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李兼的生活和仕途均有些波折。他曾经担任过翰林学士、尚书郎等职位,但因为与权臣元载的亲属关系而受到牵连,一度被贬官。后来元载失势,李兼得以平反,但又在朝堂上卷入了党争,导致他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尽管如此,李兼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在唐德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人士大夫们的交往更加频繁。这个时期,柏山寺一带成为文人墨客们游览聚会的好去处。梅公是一位有着高尚品质的贤者,他的墓地成为了人们敬仰和凭吊的场所。诗人陪同撄宁侍郎来到此地,表达了他们对梅公的敬仰之情。在休憩之余,他们还品尝美酒,欣赏美景,借诗歌抒发胸臆,展现了当时的文人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