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黄仲立弹广陵
月色照君琴,移床出木阴。
数声广陵水,一片古人心。
投剑功无补,冲冠怒亦深。
踪能清客耳,还是乱时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在您的琴上,您挪动床铺来到树木的阴影下。
几声悠扬的广陵散,传递着古人的情怀。
放下利剑,无法弥补世道的沦落;愤怒冲冲,也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
虽然可以暂时清静,但终究无法掩盖时代的喧嚣之音。
去完善
释义
1. 黄仲立:诗人好友,擅长弹奏广陵散。
2. 广陵:古琴曲名,即广陵散。
3. 木阴:树荫下。
4. 古人心:古人感慨的心情,这里指黄仲立弹奏广陵散时的情感抒发。
5. 投剑:投掷利剑,形容奋发向前,这里指在乱世中努力建功立业。
6. 冲冠怒:愤怒到头发直立,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指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事的忧虑。
7. 清客耳:意思是远离世俗纷扰,保持高洁的品格。
8. 乱时音:指战乱时期的声音,这里借指广陵散所传达的时代背景。
去完善
赏析
《夜听黄仲立弹广陵》是一首描绘音乐演奏场景的诗,诗人借月色的渲染、听众的专注以及广陵曲的古韵来表达自己聆听演奏的感受。
“月色照君琴,移床出木阴”,开篇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月光洒在琴上,显得格外明亮,引导人们进入音乐的仙境。同时暗示弹琴者的技艺高妙,令听众为之倾倒。
“数声广陵水,一片古人心”,诗人以“广陵水”比喻悠扬的乐曲,让读者领略到古人内心的宽广与深沉。这句诗表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投剑功无补,冲冠怒亦深”,诗歌至此转向历史背景,描述战争中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战斗中奋勇向前,但最终的成就却无法弥补他们的付出。这里通过琴声传达出对人类命运的深深感慨。
“踪能清客耳,还是乱时音”,这一句将主题拉回到现实,让读者思考声音的真正价值。无论在平静时期还是在乱世中,音乐都能给人以安慰和力量,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听黄仲立弹广陵》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公元12世纪),正值金国与南宋对峙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徐照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官职,但因战乱和政局不稳,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在此期间,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黄仲立等人,他们时常一起切磋琴艺,交流诗歌创作心得。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士人普遍关注国家命运,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徐照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对民族危亡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夜听黄仲立弹广陵》就是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与朋友共赏琴音的场景,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