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草堂奎章照磨林彦广惠酒二首 其一
江南三月春始足,桃花杏花参差开。溪云入屋夜生雨,山瀑近床晴殷雷。读书吊古有何益,行道济时无此才。多谢奎章老文伯,时时携酒草堂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三月的春天刚刚开始绽放,桃花和杏花交错开放。夜晚,云朵飘过小溪变成了细雨,瀑布从山间流下如同晴天里的雷声。读历史和吊唁古人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在世间行走又缺少这样的才能。非常感激这位年长的文豪,他时常带着美酒来到这间草堂。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地理区域名,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2. 三月:农历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三月。
3. 春始足:春天的开始。
4. 桃花杏花:两种不同的花朵,分别指代桃树和杏树的花朵。
5. 参差:这里指桃花和杏花开花时间不一致。
6. 溪云:形容溪水边的云朵。
7. 夜生雨:夜晚时分出现降雨。
8. 山瀑:山间瀑布。
9. 晴殷雷:晴天时的轰鸣声,形容瀑布流水声音之大。
10. 吊古:凭吊古代的事务或人物。
11. 行道济时:指在道路上行走,帮助时局。
12. 多谢:表示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13. 奎章:主管文书工作的官员。
14. 老文伯:敬称年长的文人。
15. 草堂:指简陋的居室。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春日草堂为背景,描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自然界的声音。首先,诗人用“江南三月春始足”表达了春天的来临,紧接着用“桃花杏花参差开”描绘了春天里盛开的桃花和杏花。接下来的“溪云入屋夜生雨,山瀑近床晴殷雷”两句,通过描述夜晚的雨水和晴天的瀑布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读书吊古有何益,行道济时无此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怀疑和对实际能力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感谢奎章老文伯时常带着美酒来到草堂陪伴自己。这首诗既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洪武初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以后,江南一带文人墨客在战乱稍息的短暂安宁中寻找生活乐趣和文化寄托。此时,48岁的诗人王鉴移居浙江金华,建造了一处名为“草堂”的宅院,以耕读诗酒为乐。一天,春日融融,林彦广以官职“奎章照磨”的名义,送来了美酒和问候。诗人满心喜悦,挥毫写下了这组诗篇。
在这首《春日草堂奎章照磨林彦广惠酒二首 其一》里,王鉴以豪放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春日草堂的美景,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借酒抒发胸臆,寄寓了对友人林彦广的深厚情谊。这些情感,既反映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当时江南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