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行
山苍苍,水泱泱,湖天一钓青茫茫。云是范蠡扁舟之归路,湖田绿雨,两岸浸垂杨。千丝万丝蘸波面,年年逝水随流光。老渔醉不醒,醒起满船霜。霜风叫寒鹰,一字横吴江。沼吴人去鸥拍拍,天澹云闲几狂客。狂客大笑何为乎,夫差一醉亡其国。又复感慨贤豪闲,范蠡归来欲谋食。彼诚不必登西山而采蕨薇,亦奚不先严陵而坐磐石。噫嘻乎,千金或可谋,幼子亦可惜。积财不散天厌之,山亦欲崩海亦溢。我歌蠡湖行,声与秋云翔。秋云无定忽变灭,水底分明见湖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巍峨的山岭,广阔的水域,湖边一片清新苍茫的景象。云彩中可见范蠡的归舟之路,湖田被细雨滋润着,岸边的垂杨倒映在水中。千万根柳丝轻轻触碰水面,随着年岁的流逝和时光流转。那位醉酒的老渔夫尚未醒来,惊醒时,船上已满是寒霜。寒冷的北风惊起了老鹰,它们排成一排在吴江上空飞翔。当年晋灭吴时人尽皆知的故事如今已成过往,天空辽阔,云淡风轻,何等豪情!然而那些欢乐的人们呢?他们在笑什么?一个玩笑使吴王夫差灭亡了他的国家。感叹圣贤豪杰终究不能闲置太久,范蠡一旦回来就要寻求生计。他真的不一定要去西山采摘野菜,为什么不能先去严陵洲头坐在磐石上呢?唉,有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可以换来,孩子却难以保住。积聚财富而不散播,会让人厌恶;山要崩塌,海要泛滥。我歌唱着蠡湖之行,声音伴随着秋天的云彩飞翔。忽然间,秋天的云彩消失不见,水底清晰地显露出湖面的月亮。
去完善
释义
1. 蠡湖: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原名五泻湖,相传范蠡曾在此捕鱼经商,又称范蠡湖。
2. 山苍苍,水泱泱:形容蠡湖周围的山水景色。苍苍,草木茂盛的样子;泱泱,水势浩大的样子。
3. 湖天一钓青茫茫:描绘了湖面上空青翠的景象。青茫茫,指湖水青色弥漫。
4. 云是范蠡扁舟之归路:意指这里是范蠡当年隐居的地方。扁舟,小船。
5. 湖田绿雨:形容湖边农田雨水滋润后的绿色景象。
6. 两岸浸垂杨:描绘了湖边垂柳倒映在水中的情景。
7. 千丝万丝蘸波面:形容垂柳枝条在水面上的姿态。蘸,浸入。
8. 流年:流逝的时光。
9. 老渔醉不醒:描述了老渔民醉酒的状态。
10. 醒起满船霜:描写老渔民酒醉醒来时,发现船上已覆满了白霜。
11. 霜风:寒冷的风。
12. 叫寒鹰:指叫声凄厉的寒鸦。
13. 一字横吴江:描述群鹰排成一排在江上飞翔的情景。
14. 沼吴人去鸥拍拍:意指当年勾践利用范蠡等人灭吴的事迹已成为过去,只有鸥鸟仍在拍打着翅膀。
15. 天澹云闲几狂客:表现了几位狂放不羁的人物在天高云淡的景致中纵情放歌的情景。
16. 夫差一醉亡其国:借古讽今,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而导致国家灭亡。
17. 感慨贤豪闲:表达了作者对范蠡等贤人豪杰的敬仰之情。
18. 范蠡归来欲谋食:指范蠡在助越王勾践成功复仇后,辞官归隐,从事商业活动。
19. 西山:指西岳华山,这里泛指高山。
20. 蕨薇:一种野菜,这里比喻简朴的生活。
21. 严陵:即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这里借指隐逸之士。
22. 磐石:大石,这里指代隐居生活。
23. 噫嘻乎:感叹词,表示惊叹或赞美。
24. 千金或可谋:意指财富可以谋求,但须取之有道。
25. 幼子亦可惜:表达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
26. 积财不散天厌之:告诫人们聚敛财富而不散施会导致天怒人怨。
27. 山亦欲崩海亦溢:比喻灾难即将来临。
28. 我歌蠡湖行:表示自己吟唱这首《蠡湖行》。
29. 声与秋云翔:形容歌声如同秋天的白云在空中飘荡。
30. 忽变灭:指云彩变幻莫测。
31. 水底分明见湖月:描绘了湖水清澈见底,月亮在水中清晰可见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范蠡隐居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思考。“山苍苍,水泱泱”一句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下来,诗人在描述范蠡垂钓的同时,通过“云是范蠡扁舟之归路,湖田绿雨,两岸浸垂杨。”传达了归隐生活的美好与宁静。紧接着,诗人以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千丝万丝蘸波面,年年逝水随流光。老渔醉不醒,醒起满船霜。”来表达光阴流逝、世事如梦的思想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霜风叫寒鹰,一字横吴江。沼吴人去鸥拍拍,天澹云闲几狂客。”展示了秋天肃杀的景象和人生的无常,从而引发出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范蠡弃政从商的选择的质疑。同时,诗人也以丰富的想象刻画了范蠡的生意生涯,巧妙地运用“夫差一醉亡其国。”的历史典故来警示人们财富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最后,诗人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噫嘻乎,千金或可谋,幼子亦可惜。积财不散天厌之,山亦欲崩海亦溢。”告诫人们过分贪财必将招致祸患,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蠡湖行》是明代诗人王鉴所作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游览蠡湖时的心境。下面将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可以确定为明朝时期,具体年代不详。但在这一时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江南地区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游历创作的理想之地。
其次,在王鉴的一生中,他宦海沉浮,曾担任过御史、吏部尚书等职务。在任职期间,他曾数次南巡江南,对江南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为他创作《蠡湖行》等描绘江南景色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然而,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依然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王鉴通过游历江南,借山水寄寓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王鉴创作《蠡湖行》这首诗的背景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但他身处其中的江南地区依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王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