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暗雨落漫漫,山中五月寒。
大江浑不觉,溪壑有惊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低垂,细雨绵绵,连绵不绝;五月的山中,依旧带着些许寒冷。宽阔的大江,浑然不觉这场细雨带来的变化;而在溪流和深谷中,激流涌动着,带来一丝丝惊恐。
去完善
释义
1. 暗雨:比喻战争或混乱的局面。
2. 落漫漫:形容雨水密集不断。
3. 五月寒:指天气反常寒冷。
4. 大江:此处代指国家或朝廷。
5. 浑不觉:完全不知道或察觉不到。
6. 溪壑:河流山谷。
7. 惊湍:指湍急的流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山中雨后的景象。开篇两句“暗雨落漫漫,山中五月寒”,以“暗雨”和“漫漫”形象地描绘出细雨蒙蒙的景色,而“五月寒”则表现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山中特有的清凉。接下来的“大江浑不觉,溪壑有惊湍”,通过对比大江的平静与溪壑中湍急的水流,突出了山间小溪流水的动感与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翥(zhù)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南宋年间,中原地区历经战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政治腐败,民生困苦。方翥生于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以诗词为武器,抒发心中的感慨。
方翥一生并未考取功名,但诗名远播,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寓意深远,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和哀痛,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和呼唤。《无题》这首诗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困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