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其一

标题包含
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其一
天寒古寺往来希,门掩柴炉昼共围。 细雨无声潜自落,开帘时复见霏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气寒冷时,古寺里的游客稀少;僧人关上门,和柴火炉共度白天。细雨悄然落下,没有声音;打开窗帘时,又见到弥漫的小雨。
去完善
释义
天寒:天气寒冷的时候。 古寺:古代的寺庙,这里指尊胜庵。 往来希:来的人少,比较稀疏。 门掩:关门。 柴炉:用柴火生火的炉子。 昼共围:白天聚在一起取暖。 细雨:小雪花。 无声:没有声音,这里是形容雪下的很小,不容易察觉。 潜自落:悄悄地下落。 开帘:打开窗帘或窗户。 时复见霏霏:时常看到下着小雪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里拜访一座古老的寺庙,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场景。“天寒古寺往来希”传达了冬天的严寒和寺庙的寂静,暗示了此时此地的清冷氛围。而“门掩柴炉昼共围”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在寺庙内的亲密互动,他们在白天共同围着柴炉取暖,体现了浓厚的友情。接下来的两句“细雨无声潜自落,开帘时复见霏霏”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细雨悄悄地落下,当诗人拉开窗帘时,才看到细雨蒙蒙的景象。整首诗将自然景物、人物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传达出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其一》是南宋诗人方翥所作。方翥生活在公元1165年至1246年之间,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骚客。他的诗歌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非常热衷,尤其是诗歌创作。他们在创作中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观,力求展现个性。 方翥作为南宋文人群体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深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在他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在尊胜庵住宿的场景,表达了他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