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标题包含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 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 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 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云密布,黄芦渚边显得昏暗无光,沙漠地区大风凛冽,人们纷纷离岸避难。突然间,一只小舟从水面上滑落下来,老渔夫在夕阳下收好鱼竿准备回家。 鸟儿逐渐归巢,他穿着覆盖着霜雪的芦苇制成的蓑衣,独自在寒冷的水面垂钓,直到夜幕降临,他还是没有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云昏:云朵阴暗,天气阴沉。 2. 黄芦渚:黄绿色的芦苇滩。 3. 沙碛:沙漠边缘的沙滩地带。 4. 人断渡:人们因天气恶劣而无法摆渡。 5. 扁舟:小船。 6. 钓筒:一种钓鱼工具。 7. 沙头:沙滩边。 8. 白鸟:白色的水鸟。 9. 蒹葭:芦苇。 10. 暮雪:傍晚时的雪花。 11. 蓑衣:用草编织成的防雨衣服。 12. 千门万户:指家家户户。 13. 拥被卧:盖着被子休息。 14. 寒波:寒冷的波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暮色苍茫的画卷。诗人以“云昏雨暗黄芦渚”开篇,通过浓墨重彩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凄迷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而压抑的感觉。接下来,诗人又以“沙碛风高人断渡”来形容环境之恶劣,暗示出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是难以生存的。然而,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中,诗人笔锋一转,出现了“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的画面,这仿佛是一抹亮色,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接着,诗人的视角又转向了“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的景象,描绘了江边的鸟儿在夜晚来临时纷纷归巢,而蓑衣上则沾满了芦苇上的雪花。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浩渺和无垠,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最后,诗人以“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作结,表达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尽管千家万户都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安逸,但仍有那么一些人,为了生活,还在寒风凛冽的江面上独自垂钓,无法与家人团聚。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也传达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劳动者的崇高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是明代诗人方翥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村傍晚的美景,展现了潇湘夜雨的韵味。诗人通过对画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其对故乡山水风光的深深眷恋之情。 明朝嘉靖年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方翥远离政治纷争,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他在观赏这幅《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湖南岳阳。于是,他以题画诗的形式,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