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崆峒山

标题包含
崆峒山
云根秀出碧芙蓉,烟晃霞飞瑞霭中。 地脉九枝龙奋蛰,天河一派练横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美景中,如碧玉般秀丽的山峰拔地而起,仿佛一朵盛开的芙蓉。天空中的瑞气和霞光相互辉映,如同一条巨龙在九条树枝般的脉络中翻滚腾跃。而在天际之间,一道犹如银河的瀑布横挂,显得格外壮观。
去完善
释义
1. 云根:这里指山顶,语出自南朝·梁代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2. 碧芙蓉:这里形容山峰像碧绿的莲花一样美丽,语出自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庐山谣续灌婴城,碧落无云洗晴昊。” 3. 烟晃:云雾飘动的样子,语出自唐代杜甫《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静苔藓,空院断墙烟雾中。” 4. 瑞霭:吉祥的云气,语出自南朝·梁代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列筵肆嘉豫,群望仰瑞霭。” 5. 九枝:指多条山脉或水源,这里指地势复杂的崆峒山地区,语出自明代朱朴《登平山堂》:“江流如带,西山若荠。缘九枝而出门,从百折而升堂。” 6. 龙奋蛰:比喻地势险峻,语出自清代赵翼《论史》:“龙跃鳞穿四郊甸,骏腾趾接东西秦。” 7. 天河:即银河,这里形容水流像天空中的银河一样,语出自宋代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8. 一派:一条水流,语出自宋代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去完善
赏析
《崆峒山》是一首描绘壮美景色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在诗的开篇,诗人用“云根秀出碧芙蓉”来形容崆峒山的独特景观,这里的“云根”指的是云气缭绕的山峰,而“碧芙蓉”则是形容山峰如同出水芙蓉一般清新脱俗。接着,诗人通过“烟晃霞飞瑞霭中”来描绘山中飘渺的云雾和绚丽的霞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地脉九枝龙奋蛰,天河一派练横空”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地脉九枝龙奋蛰”寓意大地脉动的生机勃发,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天河一派练横空”则是描绘了银河倒映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像一条横贯天际的白练。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还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崆峒山》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李朴之手,创作于公元845年前后。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李朴刚刚步入中年,他在政治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抱负和热情。然而,由于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绪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一时期,唐朝社会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复兴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尖锐。在这种背景下,李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传达出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心。 在创作《崆峒山》时,李朴以崆峒山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他通过对崆峒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