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孙八月十四日惠酒
金瓮兰英见贶时,桂轮犹惜一分亏。
未知望夜谁同赏,先喜醉乡今有期。
飞盖正怀曹子建,登楼何待庾元规。
薄帷长簟忘秋兴,且洗清尘举渌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金瓮中发现的兰花很美丽,而月亮还差一分就能圆了。
我不知道有谁在这个明亮的夜晚一起欣赏,但我知道今天我们的酒局已经约定了。
你正像曹植一样驾驭着疾驰的车辆,还需要等待庾元规在楼上等你吗?
用薄薄的帷幕和长长的竹席来忘记秋天的思绪吧,让我们清洗杯子的灰尘并共同举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瓮:金属制成的酒瓮,此处指代美酒。
2. 兰英:兰花的花蕊,此处比喻美酒。
3. 贶时:指赠予佳酿的时节。
4. 桂轮:即月亮,因为传说月中有桂树而得名。
5. 望夜:指农历十五的夜晚,此时月圆,故称“望”。
6. 醉乡:指饮酒沉醉的地方,这里指喝酒的乐趣。
7. 飞盖:疾行的车辆。
8. 曹子建:指曹操的儿子曹植,以才情著称,曾作《铜雀台赋》描绘出行场面。
9. 登楼:借用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的意境。
10. 庾元规:即东晋文学家庾亮,字元规,曾任江州刺史,有登楼赋诗的记载。
11. 薄帷:稀薄的帷幕,指秋天的轻纱。
12. 长簟:长长的竹席。
13. 清尘:洗净尘土,指准备喝酒的过程。
14. 渌巵:清澈的酒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秋节收到友人赠酒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诗人以金瓮、兰英、桂轮等形象描绘出中秋佳节的氛围,同时也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景孙八月十四日惠酒》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白子仪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59年,即北宋仁宗嘉祐四年。在这一年里,白子仪时年63岁,他的一生经历了进士及第、仕宦显达,晚年遭遇贬谪。
此时,北宋王朝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然而,仁宗皇帝还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同时,文人墨客活跃在各个领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诗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这个背景下,白子仪以年迈之躯担任地方官职,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的这首《景孙八月十四日惠酒》表达了他对友人赠送美酒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